生活中交流無處不在,有交流的地方也少不了提問,因此提問也無處不在。
上學時期,我們扮演回答者角色的時候居多。但上班后,我們成了自學者,不得不學會主動求教別人,可提問得不好,得到的將是一個大白眼或是直截了當的拒絕,更嚴重的是——對方可能在心中悄悄把你拉入黑名單了。
所以,我們需要優(yōu)質提問。什么是優(yōu)質提問呢?
書中說:“能讓被問者不假思索就樂意回答,并能為其帶來新發(fā)現的提問,就是優(yōu)質提問。”我深以為然。
優(yōu)質提問當然好處多多啦!于自身而言,每天向自己“優(yōu)質提問”,引發(fā)行動,就能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啦!于他人而言,引發(fā)別人的新思考和新發(fā)現,既幫助了別人,又為自己贏得了良好的人際關系。
那么如何學會優(yōu)質提問呢?
1.由“輕松提問”“沉重提問”轉變?yōu)椤皟?yōu)質提問”。
作者在書中把提問以“四象限法”分為四類:優(yōu)質提問、輕松提問、劣質提問和沉重提問。
優(yōu)質提問特點之前已經提過,故不累述。
輕松提問特點:樂意回答,但無發(fā)現。
劣質提問特點:不愿回答且無發(fā)現。
沉重回答:不愿回答,但有發(fā)現。
“輕松提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優(yōu)質提問”的基礎,但要想達到“優(yōu)質提問”,核心就是“有發(fā)現”。
怎么由“輕松提問”轉換成“優(yōu)質提問”呢?
①.通過“輕松提問”使對方放下心防,與你輕松交談,建立好的人際關系。
②.進入“預練期”,詢問對方方便透露的自身信息:學校學習的內容、職場積累的經驗、曾經的經歷等等。當然,“預練期”前最好提前了解下對方,可通過他同事、同學或者個人社交APP。
③.可以進入“優(yōu)質提問階段”:這時可通過詢問對方的成功經歷,向對方發(fā)問:“您覺得你這些年之所以能在商界成為傳奇性人物的原因是什么呢?”
對于“沉重提問”轉變成“優(yōu)質提問”,可以做的是:
①.先把讓對方不愿回答,引發(fā)思考的問題放到一邊去,以“輕松提問”開始,開放式提問。
②.按“輕松提問”的步驟來。
2.交換言外的信息
“言語”本身自然要聽,但在此基礎上,還有必要注意其“說話方式”和“言語中蘊含的感情”。
通俗點說,就是聽懂言外之意。
拿男女朋友聊天為例吧!
“親愛的,咱們去吃飯吧!”
“等下,我打完這一局就走?!?/p>
“好的?!迸烟鹛鸬貞溃砻髋褯]有生氣,你可以安心打游戲了。
但是,當女友的回復是:“好啊,我——等——你。”說話時還伴隨著惡狠狠的咬牙切齒的聲音,你是不是就該有所覺察呢?不然,估計你的鍵盤有危險了。
3.提問應順勢而行,現想現問。
當面試前,總會有人不顧現場氣氛就開始背之前準備好的自我介紹,這樣只會給面試官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這孩子沒有眼力見嗎?我還沒問,他先說個什么勁啊?”
事先準備不是完全沒有用,這樣會使自己更從容地面對他人。但是當別人作出了有深度的回答時,你應該順勢而為,接著提問。
在傾聽對方的回答過程中,也不要忘了記下關鍵詞,以便引出下一個提問。
4.當場思考各種提問的方法關鍵是學會運用“5W1H'和“3V”
5W1H'對應的是:原因、時間、地點、人物、對象和方法。
“3V”對應的是:理想、價值、常用詞。
設定一情境,父母對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很不滿,那么如何規(guī)勸孩子好好學習呢?
①理想(渴望得到的東西)
“想讓孩子的成績提升到之前的第十名”“想要孩子成績一直穩(wěn)定”“想要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②價值(價值觀)
“聰明”“優(yōu)秀”“自強獨立”“學習認真”
③詞匯
“目標”“自己滿意”“優(yōu)秀青年”“重要”
現在把'5W1H'和“3V”合一起提問就是:
“兒子,為了成績能夠提升到之前的第十名,你認為現在做“什么”是最重要的?
“兒子,為了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青年,你認為“誰”是值得你學習的榜樣?”
“兒子,你覺得你什么時候學習能夠達到最認真?”
5.只提問不提建議。
當對方通過提問,自己獲得新發(fā)現后,那么他會去行動,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同時,自己想出來的法子更有成就感,更能記住。
6.提問應該排除雜音,專注于想問的事。
①讓對方理解你的意思,不要讓對方產生誤解。
②不要“別有用心”地提問,常常聽到有人拿住話筒,開始顯示自己的才華:“曾經XX說過XX,和你現在說的差不多,我認為呢……”接著又開始引經據典,講了好幾分鐘后,最后不知道他是提問的額是啥。
7.對“你”提問
當你想把問題拋給別人時,不如先問問自己:“我問的這個問題,我自己的想法是怎樣的?我會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更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8.以“我”為主語的反饋
當別人回答完你的提問后,一定要給予反饋,顯示你很重視他的回答。
與此同時,要注意區(qū)別“客觀事實”和“主觀事實”。
這里的“客觀事實”是指一個人的說話習慣或特點。
“主觀事實”是指“我聽了后的感想?!?/p>
比如,你可以這么反饋:“剛剛我看到你回答我的問題:“你覺得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時摸了3次鼻子,我認為你有點緊張,我建議你喝點水,不知道有沒有誤解你呢?“
其次,不要評判對方回復的好或劣。
如果你立即給出的反饋是:“你的回答好差勁。”那么,會讓對方心里很不舒服,誰也不想自己被否定,同時,對方肯定會對下個提問采取守勢,對你設下心防。這樣,很不利于下一個提問的進行。
最后,就是提問前注意選擇好時間和場所,為雙方愉悅的交談做好準備。
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先從學會提問開始!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