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氣鬼”是遺傳來的 而非后天培養(yǎng)
人們一般認為小氣是后天培養(yǎng)造成的,而德國波昂大學的研究卻發(fā)現(xiàn),平均約每四人就有一人生來就有這種遺傳基因。這些人不僅慈善捐款落于人后,還可能常抽“伸手煙”,或借零錢買公車票,而且借了不還。 研究團隊從101名年輕男性和女性的口腔采集細胞樣本,檢驗一種名為兒茶酚─O─甲基轉(zhuǎn)移酶COMT的基因。COMT基因分為G和A兩種形態(tài),已知會影響腦部化學作用,研究團隊認為這個基因也會影響個人是否慷慨大方。
研究人員安排這些受試者玩一種計算機博弈游戲,然后告訴他們,可以捐出全部或部分獎金,幫助秘魯貧童“莉娜”。為觸動他們惻隱之心,還讓他們看莉娜的照片,以及她編織的一個手環(huán)。結(jié)果,帶有G型COMT的受試者中,逾20%把獎金全數(shù)捐給莉娜,但帶有A型COMT者出手這么大方的不到2%。
研究團隊并發(fā)現(xiàn),平均而言,帶有A型COMT這種“小氣基因”的受試者,捐款總額占全部捐款總額的一半還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