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手掌穴位可以治百病

手掌穴位可以治百病

當你身體稍有不適,通過手掌穴位進行調整達到治病強身目的,可以用按摩,也可以用手針療法。這是以經絡理論為基礎,在手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按摩或針刺,以治療疾病的療法。它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協(xié)調陰陽之功效。對于各種疼痛性疾病,急性扭傷等有較好的療效。有關上肢與全身的聯(lián)系,早在《內經》中就有記載,如《靈樞·動輸》說:“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手為上肢末端,為手三陰、三陽經絡氣血交會聯(lián)絡的部位。手部經脈與全身經脈密切相連。因此手掌穴位按摩療法,針刺手部特定穴位,具有疏通經脈,調節(jié)臟腑功能,從而能對全身各部的病痛進行治療?,F(xiàn)簡要介紹以下:[/B]手掌側穴位­

    1.胃腸點:位于勞宮穴與大陵穴連線中點處,主治慢性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膽道蛔蟲病。­

    2.瘧疾點位于第一掌骨與腕關節(jié)結合處,大魚際橈側緣,主治瘧疾發(fā)熱。­

    3.哮喘、咳嗽點:手掌食指掌指關節(jié)尺側,主治支氣管炎、哮喘、神經性頭痛。­

    4.哮喘新穴:位于掌面第四、五掌關節(jié)間,主治哮喘。­

    5.扁桃體點(魚際點):位于掌面第一掌骨尺側中點,主治扁桃體炎、喉炎。­

    6.夜尿點:位于掌面小指第二指關節(jié)橫紋中點處,主治夜尿、尿頻。­

    7.足跟痛點:位于胃腸點與大陵穴連線中點處,主治足跟痛。­

    8.定驚點:位于手掌大、小魚際交接處。主治高熱、驚厥。­

    9.急救點: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緣二分許,主治昏迷、中暑。­

    10.肺點:位于掌面,無名指第二、三指骨間橫紋中點,主治呼吸系統(tǒng)疾病。­

    11.大腸點:位于掌面,食指第二、三指骨間橫紋中點。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2.脾點:位于掌面拇指之關節(jié)橫紋中點,主治脾胃不和、腹瀉、腹痛。­

    13.心點: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節(jié)指骨間橫紋中點。主治心血管病。­

    14.小腸點:位于掌面食指第一、二節(jié)指骨間橫紋中點。主治小腸病。­

    15.腎點:同夜尿點:­

    16.命門點:位于掌面,小指第一、二節(jié)指骨間橫紋中點。主治腰痛、遺精、陽痿。­

    17.三焦點:位于掌面,中指第一、二節(jié)指骨間橫紋中點。主治胸腹、盆腔疾患。­

    18.肝點:位于掌面,無名指第一、二節(jié)指骨間。主治肝膽痛。

­

手背側穴位­

    1.前頭點:食指第一指關節(jié)橈側赤白肉際。主治前頭痛、胃腸痛、闌尾炎、吐瀉、膝關節(jié)炎、踝及趾關節(jié)扭傷等。­

    2.頭頂點:中指第一指關節(jié)橈側赤白肉際。主治頭頂痛、神經性頭痛、痛經。­

    3.偏頭點:無名指第一指關節(jié)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偏頭痛、胸脅痛、肋間神經痛、肝膽痛。­

    4.后頭點:小指第一指關節(jié)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后頭痛、扁桃腺炎、頰痛、臂痛、呃逆。­

    5.頸項點:第二掌指關節(jié)尺側緣。主治落枕、頸項扭傷。­

    6.咽喉點:手背第三掌指關節(jié)的尺側緣。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牙痛、三叉神經痛。­

    7.眼點:拇指指關節(jié)的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多種眼病,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青光眼等。­

    8.肩點:食指掌指關節(jié)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肩部疾患,如肩部扭傷、肩周炎等。­

    9.胸點:拇指指關節(jié)橈側赤白肉際處。主治胸痛、吐瀉、癲癇。­

    10.脊柱點:小指掌指關節(jié)尺側赤白肉際處。主治韌帶扭傷、腰痛、椎間盤突出、骶尾痛、耳鳴、鼻塞。­

    11.坐骨點:位于第四、五掌指關節(jié)間,靠近第四掌指關節(jié)處。主治坐骨神經痛、髖關節(jié)及臀部疼痛。­

    12.會陰點:小指第一指關節(jié)橈側赤白肉際。主治會陰部痛、痛經等。­

    13.腰腿點:手背腕橫紋前一寸五分,第二伸指肌腱橈側,第四伸指肌腱尺側處,主治腰腿痛、腰扭傷。­

    14.踝點:拇指掌指關節(jié)橈側赤白肉際。主治踝關節(jié)扭傷。­

    15.升壓點:手背腕橫紋中點。主治各種原因的血壓下降。­

    16.呃逆點:手背中指第二指關節(jié)橫紋中點。主治呃逆。­

    17.腹瀉點:手背第三、四掌指關節(jié)間,上一寸。主治腹瀉。­

    18.退熱點:手背中指橈側指蹼處。主治發(fā)熱、目疾、腹瀉。­

    19.止癢點:腕橫紋尺側緣前一寸,赤白肉際處。主治皮膚癢痛。­

操作方法­

    (1)按摩手法參照前章《教你如何做足療》中的按摩八法進行。­

    (2)手取自然彎曲位,用28--30號的1--1.5寸毫針,取穴后,緊靠骨膜外面垂直于掌面直刺(除腰痛點外),以不刺入骨膜為準,深三至五分。每天或隔天1次,5--10次為一療程。一般用捻轉、提插的強刺激手法,針刺時越痛越有效,留針3--5分鐘。左病取右側穴,右病取左側穴,兩側病變,分別取雙手。針刺時盡量讓患者活動或按摩患部,例如腰痛,作前后左右彎腰活動。­

    (3)治療疼痛性疾患,痛止后仍應堅持運針1--3分鐘,必要可延長留針時間或皮下留針。針刺腰痛點時,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30°,針身向掌面?zhèn)?,從伸指肌腱與掌面之間刺入。亦可作內、外透刺。­

選穴方法­

   (1)各種疾病,選用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1--3對。­

   (2)主治性能相同的穴位可配合使用。如扁桃體炎,可以同時選取后頭頂、咽喉點和扁桃體點。­

   (3)也可將主治作用和對癥治療的穴位配合應用。如發(fā)熱兼有頭痛,可取退熱點和頭痛點相同。­

適應癥­

    各種扭挫傷、落枕、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經痛、髖關節(jié)及臀部疼痛、腰腿痛、頭痛、胃腸痛、臂痛、痛經、腸癰、椎間盤脫出、癲癇、胸脅痛、膽絞痛、眼病、扁桃體炎、咽喉炎、牙痛、頰痛、會陰疼痛、呃逆、腹瀉、各種原因所致的血壓下降、發(fā)熱、皮膚瘙癢、瘧疾、哮喘、夜尿多、尿頻、足跟痛、高熱、驚厥、昏迷、中暑、心血管病、腰痛、遺精、陽痿、急慢驚風、小腸疾患、支氣管炎、咳嗽、耳鳴、鼻塞等。­

注意事項­

    1.按摩或扎針手法重,刺激強,應注意到年老體弱、嚴重心臟病及高血壓患者,要慎用,以防止意外。­

    2.針刺易入肌腱和掌骨之間,不可傷及骨膜。­

    3.手部血管豐富,按摩手法應輕柔緩和,扎針要避免刺傷手掌中的動脈網,導致手掌部血腫。­

    4.扎針要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5.此療法對于各種疾病所致的疼痛,具有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如急性扭傷性疼痛、頭痛、胃痛、腹痛、痛經等。­

手 掌 點 穴 按 摩 法­

手掌點穴按摩法,是對手掌上的相關穴位進行點壓或按摩。從而達到治病健身目的的一種療法。這種療法,是運用中華民族的易醫(yī)原理,根據手掌中八卦穴位來取穴點按.通過對相關穴位的外部刺激以達到疏通經絡、調節(jié)氣血、平衡陰陽,大道至簡,安全有效.與象數療法同道同理.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臨床實踐中,與象數療法可以相結合,也可以獨立運用,是自然療法長青樹上的一枝富有生命力的花朵。­

­

­

­

一、手掌的八卦方位­

1、手掌八卦方位的簡要說明手掌八卦方位,與后天八卦的方位一致。即左東右西、上南下北,具體地說就是:­

離:為上、為南、為頭、為心、為目等:­

坎:為下、為北為會陰,為腎、為耳等:­

震:為左、為東、為左肋、為左手臂、為肝、為足等:­

兌:為右、為西、為右肋、為右手臂、為口、為肺等;­

艮:為左下、為東北、為左腿、左足、為胃、為手等:­

巽:為左上、為東南、為左肩、左肩臂、為膽、為股等;­

坤:為右上、為西南、為右肩、右肩臂、為脾、為腹等;­

乾:為右下、為西北、為右腿、右足、為大腸、為首等。­

特別提示:不論男女。不論左右手。不論手掌或手背.均以大姆指一側的方向為左、為東,以小指一側的方向為右、為西。­

2、手掌八卦穴位與治療疾病例舉­

乾穴:可治療頭部之疾,右腿、右足、大腸之患。骨病、急性暴病、便秘壅結、氣管之疾。胸部疾病、氣虧、低血壓、嗜睡癥、倦怠乏力、眼疾、脊椎疾病、發(fā)育不良等。­

坤穴:可治療腹部、脾胃之疾,右肩、右肩臂、便秘、血管硬化、浮腫、肌膚糜爛、腫瘤、暈癥、勞累、肝陽上亢(如高血壓)、皮膚病、失眠多夢、婦科病、血液病、耳鳴、頭鳴等。­

震穴:可加速代謝、吐故納新、故可加速創(chuàng)傷后的行氣活血、排泄異物,促進創(chuàng)傷后愈合。可治療左肋、左手臂、肝、足之患,可治療耳聾、羊癇風(癲癇)、驚嚇、婦科病、運動障礙等。­

巽穴:可治療左肩、左肩臂、膽股之疾、四肢疾病、大小腸之患、血管之疾、氣虧、傷風感冒、抽筋、肺及氣管之患.可治脹氣、風濕、皮膚病、萎縮性疾病、眼疾、咳嗽、氣喘、無汗等。­

坎穴:可治會陰部疾病、腎及膀胱之患,可治耳病、血液病、中毒、大便不通、小便異常、腰背之患、津虧口渴、婦科病、骨病、牙齒之患??芍问弑I汗、頭部之疾以及血滯血虧、熱性病等。­

離穴:可治頭部之疾、心、目之疾、眼病、血脈、火傷、燙傷、乳房之疾??芍纬溲l(fā)燒、貧血、心煩不眠、紅腫、神志之患以及囊腫、多汗、口干等。­

艮穴:可治胃病、手部之患.可治左腿足之病、頭暈、牙齒不固、骨發(fā)育不良、多種痘疹、各種關節(jié)之患.可治頭部之患、結石之患??芍沃袣馓?、子宮脫垂、脫肛、腫瘤、鼻病、麻木之癥以及背部之患等。­

兌穴:可治右肋、右手臂、肺口之疾,可治口、鼻、目、耳之患(兌為諸孔竅),可治氣管之患、皮膚病、高血壓、腫瘤、結石之患.可治蛀牙、咳嗽、痰喘、肛門、會陰部之患,可治氣虧、外傷、頭部受傷等。­

以上各穴位,可根據不同疾病,將各穴位相互配合施用,亦可單獨施用??傊q證施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手掌點穴按摩的工具­

手掌點穴按摩的工具簡易而方便,可就地取材。­

1、可直接用大拇指點按:­

2、可用一圓頭的木棒或鋼筆、圓珠筆的筆桿的圓頭以及其它類似的工具進行點按。 手掌點穴按摩工具要注意講究衛(wèi)生。­

三、手掌點穴按摩的補瀉方法­

1、補法­

(1)一按一點,其手法要較為輕揉。­

(2)順時針方向邊點、邊按、邊轉。其力較輕揉。­

2、瀉法­

(1)點按時其力較重、較快:­

(2)逆時針方向點按旋轉.其力較重。­

3、平補平瀉­

以不輕不重之力點按,即一按、一起或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交替旋按。­

四、“暈針”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及處理­

由于點按過猛,而產生劇痛時.有的患者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或面色蒼白、汗出等類似“暈針”現(xiàn)象。遇到此種現(xiàn)象,即刻停止點按,令患者放松休息或喝些開水。稍待片刻即可緩解。若反應較為強烈則令其臥床,并用手指輕揉患者手心?;蜻咟c邊念80·70·40或650·430即可。亦可據患者具體情況,可施以不同象數配方。­

五、點按穴位時對左右手的不同選擇­

手掌點按穴位時,一般情況下男取左手,女取右手;或男以取左手為主,配以右手:女以取右手為主。配以左手。另,不論男女亦可右側之患取右手。左側之患取左手.或交*取手點按施治。­

六、手掌點按穴位治療疾病的原理­

1、手掌點按穴位時,通過補或瀉,或平補平瀉的手法。疾病得以緩解或治愈。其原理為通過相關穴位的點按可通經絡、活氣血、調和陰陽、消瘀散結,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與象數療法的原理相通。­

每個卦穴不僅對應了相關的方位、部位、臟腑器官.還對應了相關的經絡與相關的疾?。还庶c按手掌穴位.可調節(jié)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臟腑器官、經絡及千變萬化的疾病??傊{節(jié)人體的陰陽平衡。­

2、點按相關的手掌穴位.除了調節(jié)相關的局部外,同時調節(jié)周身,易學認為宇宙同一切事物均為八卦的組合模式,所以當某一臟器發(fā)生疾病時,局部的“八卦場”已紊亂,同時影響周身“八卦場”。即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故點按相關的穴位,除了調節(jié)局部.同時可調節(jié)周身。這是同步共振、同氣相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八卦場”效應。­

七、辯癥施治  ;參閱《中國象數八卦療法講義》中的有關部分­

八、手掌;手掌點穴按摩的配方與八卦象數療法的“取數”配方原理相同。其區(qū)別為象數療法為按五種配方原則取數,配方持以默念.而手掌如下:­

1、按八卦之象取穴點按­

按八卦之象取穴點按。如腰扭傷可取坎穴。腰扭傷多為急性扭傷,可取瀉法。如一農民周某不慎跌入一深坑而傷腰。用車送來求治。待他放松片刻后。我即為其點按坎穴、震穴、艮穴。術后即可正常站立、行走。如此點按三日即愈。其方義為:坎為腰、震為肝,有疏瀉功能??赏龌钛扪橹雇?、扶助正氣。又如便秘可取坤穴、乾穴、坎穴。一般取平補平瀉法。如鄰居王氏老太太多年便秘,約六、七日通一次大便。為其點按上述穴位。當日通便。通便后令其默念80·16000。通便良好。其方義為:坤為腹、脾,加強脾胃運化:又坤為濁物、為軟:乾為大腸。強化大腸功能。尤其扶助機體元氣,調節(jié)氣機的升降出入;坎穴為腎。扶助腎氣又通利。故而有效。­

2、按臟象理論取穴點按­

按臟象理論取穴點按。如陰虛火旺所致頭暈頭痛,可取坎穴、兌穴,據“虛則補之”之理。補其不足之陰。如一小學教師高××.經常頭暈、失眠、乏力.血壓低。經查實屬肝腎陰虧、虛火上撓神明之故.為其點按坎穴、兌穴.取平補平瀉法。待二次復診即告日:點按當夜睡眠大改善。如此點按五次基本告愈。并說血壓亦正常,渾身輕松。為鞏固療效.囑其持念60·20。不料,約過二個月后該患者疾病又復發(fā),因期末考試緊張所致。于是又如上法點按.加一艮穴.即緩解。令其默念象數60·20·70。其方義:坎為腎、為水。可滋補腎陰:兌為澤、為缺.故可補陰、降虛火;艮為山、為固、為扶正、為安穩(wěn).故滋陰潛陽而得效。­

3、按君臣佐使取穴點按­

君臣佐使的配伍為中醫(yī)配方的法度,同樣可用于點按穴位配方。如一小孩田×輕度脫肛。大便不暢。胃納不佳,面黃、體弱,即以補法為其點按離穴、艮穴。術后,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即要吃東西。家長十分驚喜。后,隔日點按(小孩、老人、孕婦、體弱者,其點按手法宜輕不宜重)六次即愈。其方義:離為火、為上、為扶助胃氣(火生土)。又為下病取上(提氣)為臣:艮為山、為固、為中氣、為君。­

在取君臣佐使配方時。并非君臣佐使面面俱到,而是根據病情靈活取穴。所以有的配方中君臣佐使全到位.而有的配方中可能只有君、臣、佐或只有君、臣?;蛑挥幸痪?。總之。完全根據辯證所需而定。要靈活運用。­

4、按經絡循行取穴點按­

點按穴位同樣可按經絡循行取穴配方點按。十二經脈均屬于十二臟腑,故取相關的經脈時則取相關的穴位即可。如肺經可取兌穴,脾經可取坤穴。大腸經取乾穴(另督脈取乾穴、任脈取坤穴)心經、小腸經取離穴。肝經取震穴,膽經取巽穴.胃經取艮穴.腎經取坎穴。膀胱經取坎穴。三焦經、心包經取離穴(關于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均有相關的穴位在十二經與十四經中相交會、相聯(lián)絡.故調節(jié)了十二經脈,即可疏通相關的奇經八詠及十五絡脈。不必另歸類于八卦)。­

木蘭街一理發(fā)師夏××.左手大拇指內側(左側)紅腫疼痛.打針服藥已多日。其效不佳而來求治。觀其部位正屬肺經循行的末端,即為其點按同側手掌兌穴.用瀉法快速點按:由于兌穴疼痛,她當時尖叫一聲,但隨即日:“奇怪.有這么快嗎?”我說:“是不是輕了?”她說:“幾乎不痛了,真神”。但觀其手,腫勢并未消退,只見顏色淡了一些。囑其常揉同側食指(食指左側為大腸經循行部位與兌穴肺經互為表里)。第三日特意來告,一次即愈。­

5、按五行生克規(guī)律取穴點按­

由于五行生克制化規(guī)律能使宇宙保持相對平衡。所以點按手掌穴位能調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按五行生克規(guī)律取穴點按.是手掌點穴按摩的重要方法。如膽結石、腎結石均需克去多余之石,即損有余??扇≌稹①?、艮穴等點按。反之。如氣血虧損者,則需補其不足。如一學生斯××,右乳部增生,其腫塊猶如雞蛋大小,平時常感到局部不適。每遇經期或情緒不佳時尤甚。為其點按坤、兌、震等穴位.隔日一次。四次即消大半。又點三次即愈。后鞏固治療二次。其方義為:坤為柔軟、為濁:兌為坤之子,為破損,取之可軟化腫塊、排濁、破損腫物,又可補氣。取震為木。木克土,克腫物、消瘀結。合而取效。其中坤、兌穴取平補平瀉,震穴取瀉法。只有通過五行生克規(guī)律。方可達到補不足損有余。上述取穴點按五種方法??蓳∏樽们檫x用。­

九、注意事項­

1、心血管患者(如心疾、高血壓、腦血栓、腦溢血等)。其手法需輕揉,并密切觀察患者的變化。­

2、孕婦、婦女經期,手法不宜過重。多用揉按。如一職工李××,一日由于經血不調為其點按后,其坐在診桌旁又有意無意地自我點按,結果當日夜間即經血過多。大傷氣血。­

3、小孩、老人、體虛者,手法要輕揉。一般相隔1-3日點按一次。而體質較壯、或實證多,可每日點按一次。­

4、每當點按相關穴位出現(xiàn)異常疼痛時(如胃痛點按艮穴往往異常疼痛)。故首次點按時,手法宜輕。不宜重。­

5、一般情況下.若以點按為主時.在點按過程中不宜同時默念象數配方.待點按后可據病情配以象數配方,令其默念。若以象數療法為主,則待默念象數配方后.再行點按。如果點按穴位與默念象數同時進行.則不易分辯何種方法有效。也不易分辨何種方法引起的不適。­

­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一橫指處,正坐屈膝垂足取穴),是足陽明胃經上一個重要穴位。針灸5分~2寸。­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經的要穴。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yǎng)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器臟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yǎng)分,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里則能擔此重任。每晚以指關節(jié)按壓足三里,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盡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精神煥發(fā),青春常駐。­

按摩方法:①脫去外衣留內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兩腿屈膝,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壓在兩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攏托住小腿肚,兩拇指同時用力按揉50下。②雙手掌同時拍打兩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嘔吐、腹痛、腹瀉、腹脹、水腫、消化不良、便秘、偏癱、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腫痛、發(fā)熱、感冒、失眠、高血壓、遺精、早泄、陽痿等,且能降虛火、安神定志、為強壯保健要穴之一。­

2、“內關”(在腕橫紋正中上二寸,兩筋之間),是手少陰心包經上一個重要穴位。針5分。按摩方法:①用右手拇指按壓左手內關,食指托住外關穴(在腕關節(jié)背側、內關相對),兩指同時按壓,一捏一松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內關50下。②用右拇指按壓捻揉左手內關50下;換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內關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嘔吐、心痛、心煩、心慌、心悸、心律不齊、心胸部各種疾患、失眠、癲癇、癔病等,且能直接影響心臟的血液供應。­

3、“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紋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內取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一個重要穴位。針5~7分。­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壓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窩底、曲池穴相對),拇食兩指同時用力捏捻50下;換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壓捻揉左肘曲池50下;換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發(fā)熱、高血壓、肩肘臂痛、咽喉腫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關節(jié)炎、月經不調等。­

4、“合谷”(拇、食指掌骨之間),也是手陽明大腸的一個主要穴位。針3~7分,孕婦忌針灸。­

按摩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捏拿左手合谷50下;換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頭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齒痛、臂痛、咽喉腫痛、中風、口眼歪斜、無汗、多汗、便秘、經閉等。­

5、“殷門”(在大腿后側、臀橫紋至腘橫紋正中央聯(lián)線中點),是足太陽膀胱經上一個重要穴位。針8分~1寸。­

按摩方法:①脫去外衣留內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用兩手拇食指岔開,同時捏拿兩殷門各50下。②兩手掌分按兩腿殷門,同時上下摩擦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腿痛、腰背臂痛、坐骨神經痛、下肢麻木疼痛、腰間盤突出等。­

6、“昆侖”(在外踝后5分與跟腱之間凹陷中),也是足太陽膀胱經上一個主要穴位。針5分,針刺角度向內踝前緣,孕婦忌針。­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拇食指岔開,食指按在右足昆侖穴,拇指按在右足內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時用力捏拿50下;換左手捏拿左足昆侖穴50下。②兩拇指分按兩足昆侖穴同時揉捻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頭痛、目眩、目痛、鼻衄、腰背痛、足跟痛、背拘急、坐骨神經痛、小兒驚風、腓腸肌痙攣等。­

7、“后溪”(在第五掌骨小頭后方凹陷中),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一主要穴位。­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拇食指岔開,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兩指同時用力掐捏揉左手后溪50下;換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②兩手握拳,拳心朝上,兩后溪對敲50下。針5~8分。­

保健作用:能主治頭項強痛、鼻衄、耳聾、上肢抽搐、肘臂疼痛、咽喉腫痛、手指攣急等。    8、“風池”(在項后枕骨下,與乳突后凹陷處),是足少陽膽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針5~8分,針刺角度向對側眼窩方向刺進。­

    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開,分按兩側風池,兩指同時用力一捏一松25下;換左手捏拿風池25下。②用兩拇指分按兩風池,余四指抱頭,兩拇指同時用力揉捻旋轉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頭痛、頭暈、失眠、感冒、高血壓、發(fā)熱、頸項強直、目赤痛、目眩、流淚、青光眼、視神經萎縮、鼻衄、耳鳴、腰背酸痛、中風等。­

    9、“環(huán)跳”(在臀部、大腿外側、大轉子后凹陷中),是足少陽膽經上一個重要穴位。針­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yī)治療】手掌腳膝穴位可以治百病
手掌手背可以治百病的穴位,90%的人不知道!
手掌穴位
手針療法手部穴位與主治
善用人體身上“十要穴”
手掌腳膝穴位可以治百病,90%的人不知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