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輪的冷空氣到來,天氣明顯變涼,特別是北方有些區(qū)域氣溫下降很多,有些地方就要注意保暖了。單子單褲已經(jīng)不行了,秋衣已經(jīng)盛行。
隨著溫度的下降,對于我們釣友來講,雖說溫度的降低,也不能澆滅我們釣魚的熱情。雖說溫度的降低,鯽魚比較好釣,但是搞不好也會時??哲?!俗話說:“秋釣降溫前”。那么降溫前為什么好釣魚呢?降溫后就不能釣魚嗎?今天咱們來聊一聊秋季降溫前,降溫后釣魚的問題。
很多釣友都知道降溫前好釣魚,那么有沒有考慮過降溫前為什么好釣魚呢?
因為魚兒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去變化,這也就造成在寒冷的冬季,魚兒不愛活動,有些魚兒甚至需要冬眠,以此來保證自身不受天氣變化,溫度降低的影響。
魚兒天生對氣溫變化非常敏感,在降溫之前就能感覺氣溫的變化。它們會隨著氣溫水溫的變化來做一些調(diào)節(jié)來應對。
那么氣溫為什么會變化,是風向和氣壓的問題,氣壓和風向決定著水中的含氧量,而含氧量決定著魚的食欲。 氣壓高風力大的時候,水體內(nèi)含氧量也會大大增加。
含氧量增加魚兒自然也就比較活躍,特別是在降溫的前幾天,受冷空氣的侵襲,風力變大,氣壓升高,水中含氧量升高。
含氧量升高魚兒自然很活躍,大量進食,以應對即將到來的低溫。這時候秋季天高氣爽、氣壓高、風力大、水體內(nèi)含氧量充足,是釣魚的好時間。也就是為什么降溫前魚兒好釣的原因。
秋季降溫前好釣魚,那么降溫什么時間比較好釣?對于水深選擇深水還是淺水?
(1)、降溫前什么時間出釣為好?
都知道降溫前好釣魚但是什么時候去釣魚呢?
比如:天氣預報明天降溫,那么我們今天去釣魚一般收獲都不錯。
有些釣友發(fā)牢騷說,降溫當天根本釣不到魚。其實你有沒有考慮過雖說是降溫當天好釣魚,但是要看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降溫。如果是從當天天亮開始刮風降溫,這時候釣魚,必定好釣。因為水溫比氣溫降的慢,早上起大風以后,釣到下午2點是不成問題的。到下午淺水水溫已經(jīng)下降,這時候魚兒才會去深水。
如果是從半夜就開始刮風降溫,等到天亮的時候水溫都已經(jīng)降下來了,這就相當于降溫的第二天了,肯定不好釣。魚兒都去深水了,還在釣淺水怎么會有好收獲?很多釣友這些細節(jié)沒有注意到,才會沒有什么收獲。
(2)、降溫前水深怎么選擇?
降溫前釣魚,有些釣友說釣深水,有些釣友說釣淺水。其實都很有道理,淺水食物眾多,魚兒在淺水能吃到更多的食物。深水有大魚,大個體魚類白天還是不會輕易靠邊,還是在深水。
那么具體選深水還是淺水呢?其實光頭覺得淺水深水都沒錯,都是可以的,但是最好選在水草邊。水草邊食物更多,同時水草也更利于魚兒的藏身和躲避。下面一個例子,大家分析分析。
比如:去年秋末,降溫前,光頭和朋友去釣魚,天氣預報顯示上午9點以后風力會變大,也就是說可能9點以后水溫就開始下降了。
那天和朋友去釣魚,早上天不亮就到河邊了,水面并不大,幾十米寬,水邊有淺灘和水草。朋友用4.5米魚竿,釣水草邊1.7米水深左右。光頭用的5.4魚竿,水深2.2左右,釣水草前方。釣點附近都有水草缺口,碰到大魚可以遛魚,不至于脫鉤。
餌料都是一樣的,腥香餌,打窩是顆粒飼料。打窩的時候就看到水草邊鯽魚泡挺多,打窩后一個多小時就開始上魚。這時候已經(jīng)8點了風已經(jīng)很大了,大風提前來了。10點左右的時候連竿雙鉤魚口很好。
但是光頭這邊魚口不如朋友釣位,只是魚兒明顯比他釣的大一點,魚兒吃鉤很穩(wěn),朋友那邊小鯽魚很多,2兩以上的鯽魚就少了??赡苁撬畈煌?。釣到中午的時候明顯魚兒吃口減少,朋友那邊基本沒口了,光頭這邊稀稀拉拉上魚,直到下午2點完全沒魚吃鉤了,窩內(nèi)也沒魚泡了。
最后走的時候,每個人都有10幾斤鯽魚,其他魚沒有碰到,朋友釣的數(shù)量多,但是小鯽魚多。光頭釣的大點,半斤的也有兩條。這也是去年野釣鯽魚最多的一次。
其實降溫的時候深水淺水都可以,要看目標魚,釣鯽魚的時候2米左右釣草邊就可以了,想兼顧大魚就釣的稍微深一點,但是不要太深。魚兒都在找食物,淺水食物多,假如釣4-5米水深不一定好。小水面1米多水深,大水面2-3米水深就可以了。
釣友們都知道水溫的變化是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氣溫的降低水溫也隨之降低。上面也說了,魚兒對于溫度的降低很敏感。那么降溫后為什么不適合釣魚呢?降溫后去釣魚應該釣多深呢?
(1)、降溫后為什么不適合釣魚
我們都知道氣溫越高,水溫越高,氣溫越低,水溫越低,水溫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降溫后,水溫并不是直接下降的。這就和我們喝茶一樣,水溫是慢慢變涼。水溫的變化往往慢于氣溫的變化,氣溫變涼后,水溫有水表層向水底變涼。這也是降溫后淺水水溫低沒有魚的原因,由于深水水溫下降很慢,魚兒都在深水躲避寒冷。
比如:鯽魚、鯉魚、草魚、扁魚、鰱鳙它們在冬季最安全的水深是不低于2.5米。(這里說的是最安全的水深,并不是說水低于2.5米,或者高于2.5米它們就不冷越冬。只是說水深的時候水溫高,對于魚兒的傷害較小。)也就是說水深2.5米的時候水溫比較穩(wěn)定,但是并不是說非要2.5米,水越深水底溫度就越高,這也是寒冷的天氣釣深水的原因。很多人喜歡在橋上釣魚,橋上可以釣中間深水,深水水溫比較穩(wěn)定,天冷的時候魚兒喜歡在深水躲避。
另外,由于降溫一般都是在2-3天內(nèi)完成的,有時候降溫可達10度以上,降溫這么多,不管是人們還是魚兒,都有一個接受的過程。降溫了人們可以多穿衣服,打開空調(diào)。但是魚兒就不行了,它們只能靠自身硬抗過去,或者靠自身的調(diào)節(jié)慢慢去適應降低的水溫。
然而降溫后這個時間段,釣魚的時候魚兒吃鉤不太好,因為魚兒沒有適應水溫的變化,不愛活動,也不喜歡吃食,不活躍。這也是降溫過后魚難釣的原因。降溫后人們還要幾天適應呢,魚兒吃餌也是比較少。
(2)、降溫后釣魚,深水淺水怎么選呢?
上面也說了,降溫是從淺水到深水慢慢遞進,實在是想去釣魚的話,不建議釣淺水,淺水水溫低,沒有魚。釣深水會好一點,但是收獲好不好看運氣。
比如:運氣比較好,選的深水釣點很好,大群魚兒在此躲避寒冷,這個時候還是會有收獲的。
那么深水淺水怎么劃分呢?什么樣的水是深水,什么樣的水是淺水呢?這個問題并沒有準確答案,由于水域的不同水深自然也就不一樣。
比如:水塘、小河道,這些地方水深很淺,即使中間水深一般2米左右,這個最深處就是深水,剛降溫后的這幾天,這些水域不建議垂釣。由于整體水淺,水深最深處也已經(jīng)降溫。魚兒還沒有適應,即使釣魚也不會有個好收獲。這種水面幾天以后,水溫慢慢穩(wěn)定,等到魚兒適應環(huán)境后在釣也不遲。
比如:大水面釣魚、選在大水面陡坡處,如果能找到陡坡相對平緩的區(qū)域,用長竿水深3-4米,而且背風向陽,這些釣位還是不錯的。背風的釣點相對于順風的釣點更加溫暖。魚兒是變溫動物,它們對于水溫有很強的感知能力,或許這些地方水溫只是比其他地方稍微高一點,它們也會在這附近大量聚集。
總體上來說降溫前釣魚還是不錯的,魚兒吃口大開,不管是在深水還是淺水都有所收獲。一般老釣友都不會放棄降溫前魚兒的活躍期。
降溫后也可以釣魚,但是不要釣小水面或者比較淺的水域,水太淺溫度完全降下來了,魚兒不適應也就不會吃鉤。如果在背風、向陽、深水的大水面,可以去試試,但是有沒有魚能釣多少魚還是要靠運氣,只是這些地方魚兒比較聚集,并不是一定有魚。畢竟魚兒是活的,它們可能隨時游向其他地方。實在是想釣魚的時候可以去試試,對于釣魚人來說,能不能釣上來魚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河邊坐。坐在河邊就有機會,河邊都不去一點機會沒有。
釣友們,這里是降溫前后的釣魚方式,不知道能不能適應你們那邊的環(huán)境,也不一定正確,不足之處大家多多補充,光頭再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