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致癌 吃燒烤致癌 喝太燙的水也致癌 …… 哦,my god 吃貨的人生好艱難 然而,更加殘酷的是 除了上述提到的致癌物外 生活中很多你習(xí)以為常的飲食 也很可能都是致癌物 先來了解↓↓↓ 如何界定一個東西是不是致癌物,你說了不算,小薇說的也不算。實際上,國際上有個權(quán)威的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他們一直在進(jìn)行著確定致癌物的工作。 目前,他們將致癌物分成了4大類(5種)。 一 、1 類致癌物 定義:有充分證據(jù)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 一共:116種 常見的有: 酒精、黃曲霉毒素、加工肉、煙草、中式咸魚、電離輻射、檳榔、甲醛等。 二、2類致癌物 這其中分成了兩種: 1、2A類致癌物 定義:致癌的可能性高,動物研究中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缺乏充分的人類證據(jù)。 一共:71種 常見的有: 飲食過燙、咸菜和腌制品、高溫油炸物、燒烤等。 2、2B類致癌物 定義:致癌的可能性低,動物和人類實驗都沒有充分的證據(jù)能證明。 一共:286種 常見的有: 氯仿、蕨菜、DDT(一種殺蟲劑)、硝基苯、手機(jī)輻射(非電離輻射)等。 三、3類致癌物 定義:以目前的證據(jù),無法確定它們是否能致癌。 一共:499種 常見的有: 咖啡因、糖精、食用色素、膽固醇、安定、靜電磁場等。 四、4類致癌物 定義:很可能對人類不致癌。 一共:1種。 只有: 已內(nèi)酰胺(主要用于合成纖維和人造革等)。 了解了致癌物的分類后,小伙伴們就懂了: 只有1類和2A類致癌物才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且盡量避免。 而2B類致癌物可以適當(dāng)注意,但無需過于緊張。 3類和4類致癌物則基本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