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胡獻國(湖北省遠安縣中醫(yī)院)/ 保健時報 閱讀:23 次 2015年11月1日
菊花,又名北菊花、黃菊花、滁菊花、杭菊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頭狀花序。中醫(yī)認為,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jīng),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平降肝陽之功。本品清芳疏泄,善祛風熱之邪,對外感風熱其效甚佳,對肝經(jīng)風熱或肝陽上亢等,也有明顯的治療作用?!侗静菥V目》言其“除風熱,益肝補陰,治諸風頭目”?!侗窘?jīng)》言其“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
野菊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頭狀花序。中醫(yī)認為,野菊花性味辛、苦、微寒,歸肺、肝經(jīng),有清熱解毒之功,適用于癰腫瘡毒、咽喉腫痛等。
藥理研究表明,菊花、野菊花含菊甙、揮發(fā)油、黃酮類、膽堿、香豆精類化合物及生物堿等,對多種致病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能顯著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血壓、血脂。中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等多種疾病,常用本品煮粥服食,或泡茶飲用,不僅可以預防感冒,還可降壓降脂,治療心臟病。一般疏散風熱多用黃菊花,清肝、平肝多用白菊花,清熱解毒多用野菊花。此外,中醫(yī)臨床素有聞香祛病的治療原則。用菊花制枕,長期頭枕菊花枕睡覺,有防病治病、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