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bá qiā”不叫“bá qì”
文/藥學(xué)部 黃楚燕 主管中藥師
菝葜
炎威天氣日偏長,
汗?jié)褫p羅倚畫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
又銜花瓣到蘭房。
7月的廣州炎熱多濕,濕和熱在平衡狀態(tài)下屬于夏天的正氣。若熱太過,就會出現(xiàn)口干、發(fā)熱等陽暑證的癥狀;而濕太過則會出現(xiàn)頭昏、頭沉、怕冷等陰暑證的癥狀?;ヂ?lián)網(wǎng)發(fā)達的當(dāng)下,人們都懂中醫(yī)中藥調(diào)理養(yǎng)生,以達“未病先防”目的!中醫(yī)六淫中的濕邪是夏季最常見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祛濕便成為夏季養(yǎng)生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今天我們介紹一味野外常見的祛濕好藥——菝葜。
菝葜讀“bá qiā”不是“bá qì”,又叫金剛頭、土萆薢、千斤力、金剛藤等。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干燥根莖。秋末至次年春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或趁鮮切片,干燥。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臺灣等地。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下、灌叢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吨袊参镏尽返?5卷 193頁記載其為攀援灌木;根狀莖粗厚,堅硬,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粗2~3cm。莖疏生刺。葉薄革質(zhì),卵圓形;葉柄長,具鞘,有卷須。傘形花序生于葉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幾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花綠黃色,有6枚退化雄蕊。漿果熟時紅色,有粉霜?;ㄆ?~5月,果期9~11月。
菝葜原藥材
土茯苓原藥材
菝葜原植物
土茯苓原植物
說到菝葜,大家有沒想到廣東人常用來煲湯的土茯苓?兩者原植物是不是很像?沒錯。它倆是同科屬不同植物的根莖,如圖所示:
原植物
土茯苓
菝葜
來源
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
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干燥根莖
別名
冷飯團、山牛、硬飯頭、飯團根
金剛藤、土萆薢、千斤力
莖
光滑,無刺
堅硬,疏生刺
葉
互生,長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葉柄不具披針形的耳狀鞘,葉背通常綠色
圓形或卵形,葉柄具鞘,有卷須
花
傘形花序腋生,花被片6,白色,六稜狀球形
傘形花序生于葉尚幼嫩的小枝上,常呈球形,花綠黃色
果
球形,紅色,外被白粉
熟時紅色,有粉霜
性味、歸經(jīng)
甘、淡,平。歸肝、胃經(jīng)。
甘、微苦、澀,平。歸肝、腎經(jīng)。
功效
解毒,除濕,通利關(guān)節(jié)
利濕去濁、祛風(fēng)除痹,解毒散瘀
主治
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疬,疥癬。
用于小便淋濁,帶下量多,風(fēng)濕痹痛,疔瘡癰腫。
用量
15~60g
10~15g
菝葜藥材及飲片
菝葜原藥材為不規(guī)則塊狀或彎曲扁柱形,有結(jié)節(jié)狀隆起,直徑2~4cm。表面黃棕色或紫棕色,具圓錐狀突起的莖基痕,并殘留堅硬的刺狀須根殘基或細根。質(zhì)堅硬,難折斷,斷面呈棕黃色或紅棕色,纖維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和多數(shù)小亮點。切片呈不規(guī)則形,厚0.3~1cm,邊緣不整齊,切面粗纖維性;質(zhì)硬,折斷時有粉塵飛揚。氣微,味微苦、澀。近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菝葜有抗炎、鎮(zhèn)痛、抗腫瘤、抗氧化、免疫抑制等藥理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為白黎蘆醇、氧化白藜蘆醇、薯蕷皂苷、黃杞苷、二氫山奈酚等。我院臨床使用的中成藥有金剛藤膠囊,具有清熱解毒、化濕消腫作用,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量多、黃稠,經(jīng)期腹痛;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或附件炎性包塊見上述證候者。
推薦藥膳:
金剛頭土茯苓煲龜
材料:金剛頭30克、土茯苓30克、龜0.5~1只、生姜2~3片。(2~3人量)。
烹制方法:金剛頭、土茯苓洗凈、浸泡片刻;龜置盆中淋入熱水,使其排清尿,洗凈,宰殺去頭、爪和內(nèi)臟,但連龜甲同用。先把金剛頭、土茯苓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500毫升煎熬1個小時,然后放入龜和生姜再熬2個半小時后,加入鹽、油便可,龜肉亦可撈起,拌醬油和生油佐餐用。
點評:金剛頭土茯苓煲龜,既清又補,為清補解毒的湯品?!侗窘?jīng)逢原》曰菝葜“祛濕熱,利水堅筋骨?!薄毒V目》:“治消渴,血崩,下利?!薄稄V西本草選編》則記載其:“主治感冒風(fēng)熱,扁桃體炎,消化不良,尿路感染,腎炎、鼻咽癌、胃癌、直腸癌、宮頸癌。”《本草綱目》譽土茯苓“健脾胃,強筋骨,去風(fēng)濕,利關(guān)節(jié),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睘觚攧t有滋陰潛陽、健腎健骨的功能。入藥最好選用金錢龜,但價格昂貴,草龜做為國民價食材,亦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溫 馨 提 示:
1、 服用菝葜忌飲茶、食醋。
作者簡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