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故事,我們的參照物。
6月7日,是孫儷和鄧超結婚9周年的紀念日。
娘娘孫儷的一條微博,點贊瞬間逼近200萬:
和孫儷走過光陰、布滿細節(jié)、流淌深情的這條長微博不同,鄧超結婚9周年的微博,帶上標點符號,一共也只有10個字:
但,孫儷長微博下面,點贊最多的兩條置頂留言,都是鄧超寫的:
就像過去一樣,鄧超始終保持著百米沖刺的速度,在孫儷每次發(fā)微博后,第一個沖上去留言,懇求娘娘的粉絲把他頂上去,然后以自嘲+自黑的典型“超”式語錄,花樣秀恩愛,變相來表白。
這對明星夫妻,完全不同的行事風格,又照見常人的相處模式,讓身為同齡人的我,都好生感慨:
夫妻兩個人,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很大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被愛情幻象和現(xiàn)實處境,推進婚姻這座城堡,勢必會在日日相處的相殺相愛中,矛盾重重,激烈爭斗,一決高地。
霸屏微博中,結婚9年的鄧超發(fā)生巨大改變:
跟隨孫儷,住到上海;學著孫儷,飲食清淡;追隨孫儷,早睡早起;從偷懶隨性,變得勤快有序;從丟三落四,變得自持自律……
他一直在改變:
為妻子改變,為孩子改變,為家庭改變,為愛改變。
但尋常素人中,又有多少丈夫(也包括妻子,因男人普遍自信,而想改造丈夫的女人巨多,所以這里用丈夫,男讀者不要打我),時時處處和妻子對著干,襪子褲頭到處扔,暴飲暴食愛熬夜,回家葛優(yōu)躺只會刷手機,不做家務不管孩子,月薪不高脾氣怪大……
陷入“改造伴侶”失敗困境的妻子,漸漸變得牢騷滿腹,焦慮不堪,心煩意亂,像祥林嫂那樣,碰見活人就哭訴:
“我付出了這么多,他怎么就不改變呢?”
改造伴侶,何其難,難于上青天。
作為一個情感作者,我在親密關系的咨詢中,發(fā)現(xiàn)排序第一的夫妻矛盾是:
一方,總是試圖改造另一方。
這里面,到底有著怎樣的誤區(qū)、執(zhí)念和照見?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掰扯掰扯。
需要提醒的是:
下面的文字,都是干貨,讀起來并不輕松,建議閱讀者抽整段時間,靜心讀完。
“他變了!結婚前根本就不是這樣!結婚后這么令人失望!”故事之所以變成事故,不是男主角變了,而是女主角醒了:親密關系的第一重門,是因戀愛而充滿幻想,因瘋狂而降低情商,因荷爾蒙旺盛而看不清對方到底什么樣。這種“月暈現(xiàn)象”,讓戀愛中的男女,尤其是感性的女人,總是沉浸在細枝末節(jié)的反芻里,在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朦朧中,自動屏蔽掉愛人的殘缺和問題。當然,理性也沖動的男人,為了早點搞定心愛的姑娘,也會藏起問題去偽裝,讓智商不在線的女人,在自我欺騙中,心懷越來越好的期望。或者,即便女人智商在線,發(fā)現(xiàn)了端倪,仍抱著“結了婚就好了”的幻想。給予變少,索取變多;謙讓變少,爭執(zhí)變多;理解變少,沖突變多;美好變少,丑陋就變多……當瑣碎和爭吵,激發(fā)出夫妻雙方各自靈魂里最惡的一面,也勢必召喚著伴侶身上的最丑的不堪。結婚前后,從幻想到實相的落差,會讓難過的女人,奔赴另一場幻覺:喜歡沉浸在“愛情過去式”的女人們,總拿結婚前,被幻覺美化的那個丈夫,和結婚后,被現(xiàn)實曝光的這個丈夫比較,進而得到一個可怕的結論:“如果你不改變,就是不再愛我?!?/strong>對于安全感普遍匱乏的女人來說,比擁有一個糟糕丈夫更可怕的,是自己不再被愛。為證明自己被愛著,她們孤注一擲地踏上改造丈夫的征途:改造他的穿衣打扮,改造他的品味愛好,改造他的作息時間,改造他的為人處世,甚至改造他的思想觀念……母性孕育和再生的本能,激發(fā)著樂此不疲改造丈夫的妻子們。直到,慘痛教訓和破產希望,攜手齊來,她們也未必明白:他二三十年養(yǎng)成的習慣、好惡、見識和信念,不是說變就變,說改就改的。何況,對于普遍自信的直男來說,被女人脅迫著改變,簡直就是尊嚴和臉面齊刷刷掉到地上的難堪。他們?yōu)榱司S護最后的驕傲,往往像青春期的少年那樣,在叛逆和抵觸中,故意選擇:丈夫們的偏執(zhí),會把妻子們逼上另一個極端——當滿懷期待的妻子,抱著讓丈夫改頭換面的決心,試圖把他改造成自己想象的樣子,在浪子回頭金不換的自我感動中滿足時,得到多是失望:丈夫問題依舊、毛病不改,由此帶來的親密關系的挫敗感,讓妻子們覺得自己不被看見,不被重視,不被深愛。這種低自尊的難堪,會讓妻子們變得更加控制嘮叨,牢騷滿腹,指責抱怨。甚至,一回到家里,看見丈夫,就看到他渾身的缺點,就想到他對自己的羞辱,進而忍不住把怨氣,投射給那個朝夕相處的隊友。被抱怨圍攻的男人,索性破罐子破摔,更加懶散,更加撒謊成性,更加不講衛(wèi)生,更加不管孩子不做家務,更加蔑視妻子的委屈和眼淚。這種控制與反控制、抱怨與報復的惡循環(huán),能持續(xù)很多年,也造成了中國式夫妻的典型模式:直到有天,兩個人中的某一個,主動發(fā)生巨變——在抱怨和勞累中,日漸枯萎的妻子,有天忽然發(fā)現(xiàn),為了改變男人,自己消耗掉半生,不再靈動可愛,人人躲避不及。就連,她最愛的孩子也不喜歡她時,會發(fā)出上面的吶喊。但,由于見識、性格、處境不同,她會做出如下不同的選擇:隨便他怎么作,都放棄改造他的幻想,就當他不存在一樣。第一種選擇,果斷利索,是絕望透頂?shù)暮芏嗥拮?,心死之后的無奈之舉,也是近來離婚率高發(fā)的原因——出軌不是離婚率居高不下的主因,日常的分歧和冷淡才是。如果,我們看不見婚姻的實相,解決不好內心的沖突,換一個人,仍會回到老路上。那個男人,就生活在你家里,你身邊,你床上,你呼吸的空氣里,你怎么可能做到,視而不見?“我放棄改造他,不再用自己的標準要求他,不再咄咄逼人強迫他,不再帶著偏見看他,而是調試自己的心,試著去理解他時,他已經悄然改變?!?/strong>這是咨詢中,我長期隨訪的一個女讀者,昨天給我的留言。結婚后,倆人因為交流障礙,陷入溝通死循環(huán):遇到問題,她越是步步緊逼地強迫丈夫發(fā)表意見,丈夫就越節(jié)節(jié)后退地支支吾吾。自幼生活在這樣家庭里,異常孤獨的丈夫,最害怕的就是最親最愛之人,發(fā)生沖突。結婚后,她稍微不高興,或說話起高腔,丈夫就害怕她離開,所以就趕緊閉嘴,避免矛盾激化。丈夫不是不愿意和他說話,而是不知道怎么說,才讓她開心。為幫丈夫治愈童年的創(chuàng)傷,這個脾氣急躁的妻子,在進步退步、反復嘗試中,終于做到:遇到事兒,平心靜氣和丈夫溝通,站在他的立場想一想,允許丈夫沉默,也接納丈夫膽小,給他時間,鼓勵他說出真實的想法。她不再逼他,不再嫌棄他,指責他,他卻開始健談,開始敞開自己,開始分享自我。相比妻子單方面強制的改造,夫妻之間鑿通誤會、穿越障礙的溝通,才是自我改造的覺醒。真正的愛,就是不想當然地拿頭腦中幻想的標準,去定義身邊的伴侶。知道他和我不一樣的地方,恰恰藏著他的歷史、暗傷和光芒。直面那些憂傷,用時間、耐心和等待,和愛人一起,重訪童年,理解歷史,縫合傷口。這一路的接納陪伴中,我們治愈的,不僅是枕邊的那個人,還有同樣不完美的自己。因為,愛和尊重,讓我們靈魂里,丑陋的獸性隱退,美好的神性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