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傾海萬頃唯系一江潮?!?/p>
這也是賈寶玉引申為在眾多女眷中,他中意的專一的,有且只有一個的話語。
或許愛就是一種力排眾議,是在千千萬萬的人群中的一見鐘情。眉目像你、眼神儀態(tài)也想你,可就是不是你。
這世間上,沒有什么比失去更可怕,沒有什么比落單更落魄。
就像詹姆斯·鮑德溫說的那般:“沒有什么比從痛苦中解脫更令人向往了,也沒有什么比丟開依賴更讓人害怕了?!?/p>
正是這般對靈魂契合的追求,所以兩個人會變得越來越依賴,也開始懂得珍惜。
感情里相敬如賓,又或是言語順從,人們會覺得這便是真正的靈魂伴侶。
其實不然,兩個沒有多交流的人,沒有經(jīng)歷從試錯、做錯、再到認錯的相處過程,不足以稱之為靈魂伴侶。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兩個人足夠默契,能夠舉手投足之間,便明白對方的意圖,便是最佳。
一旦在相處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覺得失望,便覺得真心錯付。其實并不然,真正的伴侶,其實并非相似,而是互補。
在三觀上相似,在性格上互補,這樣的愛情才能行得遠。
有意思的人才會和有意思的人相遇,自己是一副空殼,怎么能要求其充滿有趣的靈魂呢?
好的情侶模式,其實更接近于摯友層面的關(guān)系。你抱酒來她添菜,可以柔情蜜意,也可以在差異化的性格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塊拼圖。
愛意就是如此,不是相似,而是合適,能從相處中迸發(fā)出差異化的火花,才稱得上靈魂伴侶。
01、靈魂伴侶,不是以愛之名,行約束之事
很喜歡梁老師的一句話:“愛情是并集,而非交集?!?/span>
雙方能很快的融入對方的世界,但不會過多指摘對方的生活習(xí)慣。
就像租房住房一樣,租了別人的房子,最好的做法就是將它保持原樣。
每天都大刀闊斧,開辟天地,往往房子受不了,自己也很難適應(yīng),最后落個不被理解的下場。
生活很多時候就是如此,我們會看不慣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所以轉(zhuǎn)而奔向那些和自己類似的人。
但類似并非等同于同化,不是說越相似越好,而是找到兩個人都能接受的優(yōu)缺點。
遇到了那個對的人,她不會約束你做無意之事,也不會像下棋一般,左右指揮。
而是尊重你,懂得理解你的所作所為,不會刻意去打擾整頓。
就像韓劇《你喜歡勃拉姆斯嗎》中,男主和女主便是如此。
女主是音樂學(xué)院最大的復(fù)讀生,復(fù)讀四年考上了西嶺大學(xué)。而男主是年少有為的鋼琴家,全國巡演會都叫好叫座。
就是這樣,兩個有著同樣的興趣的人走到了一起。
在感情中,男主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站在高處,所以就指揮這指揮那,反而給足了女主試錯的空間。
他懂女主對于音樂的堅持,她也懂男主背后成功的不容易。一個是琴師,一個是鋼琴演奏家,可是卻很少同臺。原因就在于,他們都不想拘泥于對方的身邊,他們都想成為彼此的光。
真正的靈魂伴侶,便是如此。懂你驕傲,也懂你背后的軟弱,但卻從不會去拆穿揭露。
02、靈魂伴侶,懂你言外之意,知你的脆弱
愛一個人,是一件很有默契的事情。比如你舉手投足之間,他便知道你的情緒變化。又比如買一樣?xùn)|西,他能看出你是真的喜歡,還是因為價格有些“肉疼”。
她也會小心翼翼地照顧著你的面子,看清你的情緒變化,時時托住你的所思所想。
就像電視劇《叛逆者》中,林楠笙和朱怡貞那般,林楠笙以徐立文的身份出現(xiàn)在朱怡貞面前。
他談笑風(fēng)生,而又目光深情,兩人確立了愛意。而林楠笙以為她喜歡的是徐立文,而并非面具背后的自己。
卻沒想到女主早已明白,她愛的正是那個有些脆弱而又倔強的林楠笙。
愛情便是如此,像你不行,得是你才對。
03、靈魂伴侶,往往是亦師亦友,又有分寸感
很多時候,我們都很難去定義一段愛情,是朋友關(guān)系,又或是師生關(guān)系。但絕大多數(shù)時候,靈魂伴侶是糅雜了很多的身份,然后在不同境遇下來回切換的人。
就像《光芒》中的“光芒夫婦”那般,兩人從誤會中走來,不僅是攜手一生的戰(zhàn)友,更是愛人,甚至是彼此的紅顏知己。
她懂得開導(dǎo)他的心緒,他懂得照顧她的生活,在點點滴滴中,找到彼此最契合的那個層面。
而這個層面,不斷的累積,往往會變成默契,而靈魂伴侶便是如此,在不默契中尋找默契,在愛情里認清對方的分量。
作者:青衫說情
關(guān)注我的文章,打開你的心緒。
文中配圖皆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