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下的大陸男演員中,有很多演技精湛的老戲骨,在這其中,王志文不算是最紅的,但卻是最特別的!
或許是生于江南,骨子里便浸染了文人墨客的書卷氣,王志文所飾演的角色總是給人文縐縐的感覺!
漢語的發(fā)聲講究“唇齒喉舌牙”,而漢字也有獨特的韻律美,王志文的聲音醇厚,音感平實,通過咬字停頓就能表達(dá)出臺詞的鏗鏘和抑揚頓挫,往往這種特質(zhì)就能幫助演員在塑造角色上先人一步,而這種特質(zhì)在整個華語演員里也是獨一份!
如果僅憑臺詞的悅耳,那么王志文最多不過是個優(yōu)秀配音演員,真正讓觀眾記住的還是他塑造人物的能力。
事先揣摩角色,虛構(gòu)場景,表演中再提煉對角色的準(zhǔn)確度,融合自身的想法,最終呈現(xiàn)給觀眾的則是深深刻上王志文烙印的人物。
有人說,王志文演的角色重復(fù)性太強,縱觀王志文演過的所有角色,不管是什么職業(yè),的確都是飽含文化氣息濃郁的性格色彩,但這種共同點中又有不同的地方!
比如《天道》中丁元英的“文化不失包容”,《青瓷》中張仲平的“文化不失狡黠”,還有《手機》中嚴(yán)守一那樣的“文化又不失圓滑”,這些都有別于我們腦海中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印象。似乎也正是這點書卷氣中和了各個人物的本身色彩,讓他演誰都像。
轉(zhuǎn)型固然能體現(xiàn)出一個演員的可塑性,但在轉(zhuǎn)型過程中也會丟掉演員本來的特點,《風(fēng)聲》中王志文飾演的那個“偽警察”,驚鴻一瞥式的出現(xiàn)令人驚艷,老辣陰鷙的形象躍然于上,但過后還是會覺得有點不適合。真正的轉(zhuǎn)型是因為時間閱歷對自身改變的轉(zhuǎn)變,王志文從出道到現(xiàn)在都是一副文青形象,演那些文化屬性強的角色才最適合。
聰明的演員都會自我調(diào)整,似王志文這么挑剔劇本的在一個類型做到極致其實也蠻好的!
一個演員的演藝生涯中,會遇到很多角色,每個角色在演繹過程中會和演員本身產(chǎn)生貼合度,貼合度越高的越接近本色演出,凡本色演出則必成經(jīng)典,因為它真實不假思索,就像張國榮之于程蝶衣。一個演員一輩子能遇到一個這種角色就已足夠,遇到兩個就算幸運。翻看王志文的作品里,估計也只有嚴(yán)守一最像他自己了吧!
《手機》這個片子根據(jù)小說改編,有了葛大爺珠玉在前,不管是誰來演,都會在觀眾心里落下風(fēng)。唯有王志文最恰當(dāng),既不會演成一個清高的知識分子,又不會演成一個平庸的小市民,角色分寸感拿捏的十分到位。與陳道明、范明等配角的對戲更是出彩,老實講,這部劇由于配角實力強大,某些地方很搶戲,但總體上,王志文還是壓住了陣腳。此片當(dāng)年沒有大紅,是個遺憾。
棋逢對手總是比獨角戲好看,兩個演技相當(dāng)?shù)娜伺龅揭黄?,對角色,劇情的不同表演就是看點。
在王志文眾多對手戲里,有一部不得不提,那就是1995年上映的《無悔追蹤》,這部劇至今在豆瓣上高達(dá)9.2分,足以見得觀眾的喜愛。彼時,29歲的王志文對上37歲的劉佩琦,都是表演張力最頂峰的時候,二人通力合作將大時代的改革變遷與小人物的命運轉(zhuǎn)移連接的刻骨銘心。
劉佩琦也是我很喜歡的男演員,他把北京人的那種性格特點融進了骨子里表演。此劇雖然相隔了20年,現(xiàn)在再看還是會覺得精彩異常,兩位男主角一南一北,一文一武,都把最符合角色氣質(zhì)的一面奉獻給觀眾,就像兩顆繁星一樣,交映生輝!
有才又有貌,王志文的演繹生涯中自然也不缺桃色新聞,是紅顏知己也好,是緋聞對象也罷,如今王志文嬌妻愛子在側(cè),倒也安然自在。其實演員的作品就像畫家筆下的畫作,有精心繪制之作,也有應(yīng)酬人情之作,甚至還有單純?yōu)榱私疱X的作品!
一向低調(diào)的王志文如今更是淡泊,出戲少,曝光少,新聞少,在娛樂圈猶如閑云野鶴般的存在,這也正是王志文式的瀟灑,祝王老師身體健康,繼續(xù)創(chuàng)造經(jīng)典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