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則小故事,故事里道長問一個求道者說:“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求道者就回答說:“當然是金子??!”道長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我有時候常常會想起這則小故事,總覺得這故事其實意味深長,它讓我感悟到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并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只要適合你的就是最好。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很多時候,穿著高檔的時裝,拿著昂貴的包包,坐在豪華的車里,看似很風光,也讓人不免羨慕嫉妒恨,但它一定適合自己嗎?或者說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讓這些的風光無限在你的手上維持長久?又比如我們每個人的婚姻,是否都是適合自己的?可以經(jīng)營與維持長久嗎??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物質(zhì)豐富且泛濫的年代里,對物欲的貪婪追求以及強烈的占有欲都似乎變得異常的亢奮,對現(xiàn)狀的不滿足以及無止境的物質(zhì)欲望,往往讓人們的眼界與心界受到了蒙蔽。對有形的物質(zhì)世界我們往往不斷的去追求,欲望也在無限制地膨脹,無奈在這個大千世界里,你如何才能把世間最好最美的東西都統(tǒng)統(tǒng)收入囊中?好的還有更好的,美的還有更美的,這樣的貪婪下去到頭來只會落個悲慘的下場,這就是所謂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因此,我們必須學會選擇,學會放棄,選擇一些適合我們的東西,放棄一些我們不需要的部分,畢竟我們只有兩只手,如果什么都想抓,可能到頭來什么也抓不到了……
追求好的東西本身并沒有錯,但也要從自身出發(fā)、量力而行,找到適合自己的部分。有時候好看的只是外形但實際上并不實用;有時候一些炫耀的表相只不過是徒增一些虛榮感,卻并不適合你的實際身份,又何苦為了這些虛榮的表相讓自已為之付出了精疲力竭?倒不如以自身的實力過著踏踏實實的安心生活?故事告訴我們,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凡事都應(yīng)該以自身的條件作為基礎(chǔ)背景然后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其實,有時候一個人所追求適合自已的東西并不一定都是物質(zhì),雖然物質(zhì)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并且給我們帶來身體上的舒適和快樂;但還有一些則是精神上的,諸如知識、品質(zhì)、情感等等,它們在你的心里,在你的精神世界里,它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慰藉和滿足,而一旦你擁有了,它將伴隨著你的一生。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或許眼前的生活會很清苦,但這就是自己的命運,也是一種奮斗的動力,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富那才是幸福的根基和源泉,而且在創(chuàng)造財富的過程中,一個人的內(nèi)心也將得到了洗禮和升華,所以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與其追求現(xiàn)成的優(yōu)越和華麗,還不如腳踏實地,過自己真真實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