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外科大成》
作者:祁坤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65年
1、升葛湯:治乳吹乳毒。乳癰乳疽。
升麻 葛根(各5克) 羌活 防風(fēng) 黃柏 南星 穿山甲(炒) 半夏(各3克) 鹿角灰 大黃(各0.6克)
用黃酒二鐘。蔥頭三個。煎八分。食遠服。
熱甚加山茨菇。郁加土貝母。已成加皂角刺。再加橘葉、麩炒橘紅、通草。皆要藥也。
2、乳毒丸:
大黃(炒0.6克) 連翹 白芷 獨活(各3克) 為末。用砂糖丸。黃酒下。盡醉為度。一瀉即瘥。
一用牽牛1.5克。良姜9克。甘草2.5克。用白酒一鐘。水一鐘。煎八分服。
3、蔞貝散:治乳核。
栝蔞(1.5克) 貝母 南星 連翹 甘草(各9克)
用水二鐘。煎八分。加酒二分。食遠服。一加青皮、升麻。
4、神效栝蔞散: 治乳巖。久服可絕病根。
【處方】 大瓜蔞半個(黃熟者帚個,連皮子瓤,重重紙包,火煨,搗爛,取一半)白芷4.5克 玄參6克 升麻1.5克 歸尾6克 桔梗3克 連翹6克 柴胡3克 青皮3克 天花粉4.5克 穿山甲(炒)3克 川芎2.4克 知母3克 木通3克 木鱉子2個 延胡索0.6克
治婦人乳腫作痛,欲成癰毒。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5、上方去當(dāng)歸加皂刺一兩六錢。半生牛熟。名立效散。
乳癰初起。加土貝母、金銀花、蒲公英。有膿、少加白芷。無膿、多加白術(shù)。
乳癰初起。用鮮蒲公英。連根葉搗汁。酒沖服。隨飲蔥湯。服之出汗。
一用鵝翼七根。左用左。右用右。燒灰為末。黃酒服。
6、致和散:治乳巖潰爛。膿水不干者。
蜂房 雄鼠糞 川楝子(經(jīng)霜者佳)
各等分。瓦 。存性。為末摻之。即干。
7、加減栝蔞散:治內(nèi)癰腦疽背腋諸毒。瘰 便毒。乳疽乳巖等癥。未成者即消。已成者速潰。
大栝蔞(一個子多者佳少者用二個杵爛) 當(dāng)歸(三錢9克) 沒藥(6克) 乳香(3克)
甘草(3克) 金銀花(15克) 生姜(1.5克)
用無灰酒二碗。煎一碗服。
將潰者。加皂角刺五錢。
乳癰腦疽。加蒲公英、土貝母各五錢。潰后用參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