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不漲價:當年簽過的合同,哭著要走下去
讓我們假裝回到1886年。
這一年,第一杯可樂在美國賣出。即使經歷了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咖啡因與焦糖短缺,可口可樂還是活下去了,而且把單價5美分每瓶的價格保持了70年。
物價每年都在改變,為何可口可樂的價格可以這么“計劃經濟”?其實這是因為可口可樂當年的總裁簽了一份愚蠢的合同。
1899年,可樂的售賣方式主要是在冷飲柜臺一杯一杯地
賣,顧客是一杯一杯地喝,像是這樣。
但不久之后,可口可樂總裁的辦公室來了兩個律師,希望買下可口可樂的裝瓶權,由可口可樂向瓶裝商供應可樂。
簡單說就是,可口可樂公司向瓶裝商提供可樂飲料,而瓶裝商將可樂裝進瓶子出售,就像我們現(xiàn)在這樣。
面對“瓶裝可樂”這樣革命性的建議,總裁先生做出了“英明”的決策——一個微笑拒絕了他們。他認為,可樂就是冷飲柜臺的生意,瓶裝可樂似乎不太能賺錢。
但是在對方的一再堅持下,很可能是為了趕走軟磨硬泡的律師,總裁簽下了一份合同:以一個固定不變的價格向瓶裝商供應可樂。這樣,瓶裝商便為可口可樂增添了一條新的銷售渠道,然而卻不在可口可樂的掌控之中,可口可樂相當于瓶裝商的原料生產商。
結果瓶裝可樂一經推出大受歡迎。這對于可口可樂來說真是個不太好的消息,錢都讓瓶裝商賺了,如果瓶裝商看著形勢好抬高可樂的價格,這里面的利潤可口可樂公司不光一分錢賺不著不說,價格提高導致的需求減少還會讓可口可樂受損。
于是可口可樂也破罐子破摔:大面積地鋪排廣告,主要廣告位是在商店旁邊,打上這樣幾個大字:來一瓶可樂吧,只要5美分!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然后即使合同已到期,但在這之后的幾十年里,廣告已經深入人心了,可口可樂根本提價無門。但這也不全是壞事,正因為可樂沒辦法提高價格,公司賺錢只有一條路:卯足勁兒賣出盡可能多的可樂,攤低成本,薄利多銷。可樂現(xiàn)在成為全球飲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此。
二戰(zhàn)期間,可口可樂公司與軍方合作,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展開可口可樂的裝瓶生產線,把5美分可樂賣給士兵。你可以把這理解為愛國,也可以把這理解為會做生意。
當然可口可樂70年不帶升價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當初的一個錯誤的確定?,F(xiàn)在,我們來看看那些蠢萌的飲料品牌做了哪些讓它們腸子都悔青的舉動吧。它們的錯誤卻沒給它們帶來好運氣。
“讓你飛起來”的紅牛根本不能讓你飛起來
美國紅牛被美國人告了,罰1300萬美元!因為紅牛說了一句:紅牛能給你一雙翅膀,“讓你飛起來”(Red Bull gives you Wings)。結果呢,喝了幾罐之后,翅膀并沒有長出來嘛,也還是沒能飛起來啊。美國民眾表示:騙紙,你這個大騙紙,我要告你!
于是紅牛品牌在美國的一起官司中被判為虛假,而奧地利的生產商也同意掏出1300萬美元來解決這場虛假廣告的紛爭。
也就是說,在過去12年間在美國喝過紅牛的人們很快就會收到意外之財了,而且連購買憑證都不需要。不過,大家可能還不能高興的太早,別想著這樣就可以游手好閑或者去環(huán)游世界了。因為紅牛公司并沒有承認不法行為,只同意給每人支付10美元現(xiàn)金或是價值15美元的紅牛飲料,總價值為1300萬美元。
“連續(xù)7年銷量第一”的加多寶成立還不夠7年
2014年12月,“加多寶連續(xù)7年全國銷量第一”的廣告被停播了,這是因為看不過眼的王老吉告加多寶了。這件虛假宣傳案在北京三中院宣判,結果“加多寶”被判停止使用“連續(xù)7年中國第一涼茶”廣告語,并賠償王老吉300萬元。
其實,加多寶品牌是自2012年才開始獨立使用,在這之前都是使用王老吉的品牌名稱,所以加多寶這個品牌歷史還沒有7年。
同時,這種廣告向消費者隱瞞了加多寶集團生產的涼茶在2007年至2011年是王老吉紅罐涼茶這一事實。這使得消費者對該商品商標產生錯誤認識。這樣的廣告語能夠讓消費者產生加多寶品牌已經存在7年之久的誤解。
看熱點新聞里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請微信關注【九個頭條】,微信號:topnews-9(<長按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