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偉大的旅行探險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極具傳奇色彩的游歷生涯中,曾對一座高山留下至高贊譽:“東日、西海、北雪、南云,四者之中,海內(nèi)得其一,已為奇絕,而雞足一頂,已萃天下之四觀,此不特首雞天,實首海內(nèi)矣”。
徐霞客可謂遍訪天下名山勝水,眼界至高,學識之博,唯獨對此山情有獨鐘,一生兩次登臨,并將其作為終游之山??梢姶松酱_有吸引人之處,而他在這座山上發(fā)生的故事還被傳為佳話,千古流傳。
此山就是享譽南亞、東南亞的自古與五臺、峨眉、普陀、九華山齊名的佛教圣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被譽為“華夏第一佛山”的雞足山。隱藏在云南的一個小縣城里,令世人向往。
我有一個愛好,就是每到一座城市,偏要攀登這座城市最有名的山。從陜西的華山,到山西五臺山;從深圳的梧桐山到杭州的靈隱山,都曾留下我的足跡。如今到了云南,又怎可錯過這座連徐霞客都高度稱贊的神山呢?
利用今年五一節(jié)假日的時間,我同女友一起拜訪了這座名山,巧的是這座山就位于女友的家鄉(xiāng)賓川縣。聽女友說,這座山在當?shù)厥质茏鸪?,傳說此山求簽十分靈驗,香火旺盛。所以此行的目的一來是為家人求簽祈福,二來欣賞此山之美景,三來領(lǐng)略此山人文情懷。
有關(guān)雞足山的傳說眾多,其中以宗教神靈和景觀的峻秀著稱于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有關(guān)雞足山的那些事。
雞足山所在的賓川縣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縣之一,距大理機場約50公里,距大理古城約86公里,距昆明410公里,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
云南大理
因山勢'前列三峰,后拖一嶺,儼然雞足'而得名,它是佛教禪宗的發(fā)源地。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首座弟子飲光迦葉守衣入定雞足山華首門,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
雞足山始建于蜀漢,擴建于唐代,興盛于元、明兩代。鼎盛時間有36寺72庵,常住僧尼數(shù)千人的宏大規(guī)模,形成了“金殿空中香迷霧,十里松風吹不斷”的盛況。
雞足山歷代高僧輩出,聲聞九州。諸如小澄、慈濟、普通、本貼、讀徹、周理、釋禪、凈月、大錯、擔當?shù)却髱?,都曾在這里講經(jīng)、說法、著述、建寺,極大的豐富了雞足山佛教文化。
因其部派兼容,是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交匯點,在南亞、東南亞各國享有盛譽,自古以來是中外佛教徒心儀的圣地,引來大量虔誠信眾、游客、香客跪門頂禮,布施功德。
也正因為雞足山以宗教神靈聞名于世,在當?shù)剡€流傳著有求必應的說法,我和女友遂決定一起登山,為家人祈福。聽女友講,雞足山不可隨便許愿。如果你說了要去雞足山,就一定要去雞足山,否則會對自己不好。
雖然我是無神論者,但入鄉(xiāng)隨俗,懷著虔誠的心上山求簽?;蛟S是心誠則靈,我有幸求到上上簽,寓意極好,不枉此行。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到雞足山是來求簽的,那就得注意求簽的過程,是有些講究的。當然以下所說,并無科學依據(jù),僅供參考。
佛門圣地,是需要敬拜香燭的。如果是花錢香燭,必須各自買各自的,即使親人,情侶也不例外。這種說法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當然,山上也有免費的香火提供給游客,看個人選擇了。山上的僧人也會告訴你,不要亂花錢去買山下昂貴的香燭。
如果進入寺廟內(nèi),要右腳先跨入門內(nèi),然后是左腳跟進。懷著虔誠的心,向各路菩薩敬拜。山上寺廟眾多,有些虔誠的香客會從山腳一直敬拜到山頂。
到達金頂寺后,來到最大的香爐面前,面對香爐點燃香,順時針敬拜。敬拜完后再來到一座白色磚塔下,一手摸著塔身,不能離開,順時針轉(zhuǎn)三圈。此塔現(xiàn)名為楞嚴塔,塔高41米,原名光明塔。
從楞嚴塔離開后,最終來到金殿前求簽。拿到簽后,在不遠處進行解簽,不收錢的。如果想讓大師為你解惑,也可自行去求大師解簽。
切記,在敬拜和求簽的過程一定要心誠,不可有雜念。常言道,心誠則靈,祝大家有個好運,求得上上簽。
求完簽后,我與女友在山頂只能停留片刻去欣賞美景。望著周圍的美景,我想起網(wǎng)友的經(jīng)典段子:此時風景美如畫,本想吟詩贈天下,奈何自己沒文化,只能一句風好大。
沿途遇到的猴子
金頂寺
山中寺廟
遠眺金頂寺
站在山頂,你可東看日出,南觀祥云,西望蒼洱,北眺玉龍雪山。放眼國內(nèi),能同時集中日、海、云、雪的山峰很少,雞足山算得上海內(nèi)之冠了。
同我之前登山經(jīng)歷不同,或許雞足山是佛門圣地,在這里時間仿佛沉寂下來,有一種沉重、曠闊的感覺。如果你也來到雞足山,我想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
求完簽,看完景色,我們再說說開頭我曾提到徐霞客在雞足山留下的千古佳話,感受雞足山最具人文情懷的一面。
公元1636年,徐霞客與好友靜文相伴去遠游,共賞雞足山之美。次年,兩人行至湘江的時候遇到一伙盜匪。靜兒在于盜匪爭斗的時候受傷,不久后在南寧崇善寺病逝,留下血書一封。
徐霞客痛失好友,悲痛之極,作《哭靜聞禪侶》詩六首痛悼,并遵其“我志不得達,死愿歸骨于雞足山”遺囑,攜其遺骨及血經(jīng)跋涉千里,歷盡一百零兩天的艱難險阻,于公元1638年12月22日抵達雞足山。
徐霞客到達雞足山后,受到山上全寺僧人的隆重招待,大家都被徐霞客千里背骨的情誼所震撼。
古剎的僧人為靜文和尚豎了墓碑,碑文寫道:“孰驅(qū)之來,遷此皮囊;孰負之去,霞客俠腸;志葬名山,骨且不死;千古傳之,佳話臻此?!辈⒀?jīng)安放悉檀寺,遂其禮迦葉道場之愿。
徐霞客有義,靜文有誠,兩人也因雞足山而并為千古佳話,被后世之人傳頌。
求靈簽、賞美景,觸情懷,有關(guān)雞足山的那些事還有太多太多,只言片語寫不完。我相信,如果有天你到了這里,一定會愛上這里。
這是一座神靈之山,大美之山,情懷之山,這里是云南雞足山,等待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