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即2020年6月12日晚上,中國平安發(fā)布了1-5月份的保費收入公告——
今年1-5月份,中國平安保費總收入3827.61億元,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yè)務保費收入2630.95億。
一張圖表,就簡單幾行數字,完了。
有朋友看得一頭霧水,問:什么意思?這數據是好還是壞???
收入代表著利潤。
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利潤后置,現(xiàn)在的收入水平,預示著未來的利潤增長。
所以保險公司的收入增減情況,是公司未來業(yè)績的指示燈、晴雨表。
但是,你光看這一份公告,是看不出什么道道的。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找到平安2019年、2020年前幾個月的所有的保費收入數據,進行綜合對比看。
我知道大多數人是沒有數據分析的興趣和能力的,所以就為朋友們代勞一下,做了相關數據統(tǒng)計。
上邊圖表是平安最近兩年的總保費收入情況。
從這張圖表中,我們能得到什么樣的信息呢?
1、受疫情影響,保險公司1-3月份保費收入下降最嚴重,但4、5月份后,情況大為緩解,目前保費收入同比只下降了1.43%;
2、從單月收入情況看,4月份實現(xiàn)保費總收入633.73億(3212.01-2579.28),同比增長10.48%;5月份實現(xiàn)保費總收入615.6億(3827.61-3212.01),同比增長8.58%——4月份比5月份的數據還好,應該是4月份剛開始復工復產,積聚的業(yè)績得到了更為集中的釋放;
3、照此節(jié)奏,今年上半年的保費收入應該能夠與去年同期持平,甚至實現(xiàn)正增長,但同比增幅不會太大。
個人預測,-0.5%到1%之間。
如果能實現(xiàn)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難得了。
今年一季度的保費收入,原本就被調節(jié)一部分給了2019年(為了讓2019年的保費收入數據好看一點),再加上今年一季度的疫情影響,平安能實現(xiàn)同比持平甚至正增長,非常不容易了。
當然,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我認為優(yōu)秀,不代表你認為優(yōu)秀。
有些朋友不看到10%、20%、甚至50%、100%的增長,都不會認為好。
你要是這樣的朋友,那我沒辦法。
上邊圖表是平安的壽險及健康險保費收入情況。
之所以在公布總保費收入數據的同時再把保險及健康險數據單列出來,是因為對平安來說,到目前為止,70%左右的營收及利潤還是來自于壽險業(yè)務的貢獻。
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又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1、壽險的收入受疫情影響更大——同比降幅比保費總收入大;
2、但是跟保費總收入一樣,進入4月份后,也在逐月好轉,所以到目前為止,同比降幅大為縮減;
3、4月份,壽險及健康險保費單月收入394.15億,同比增長4.91%;5月份,這項數據變?yōu)?84.4億,同比增長5.17%;壽險5月份的表現(xiàn)甚至比4月份還要好,這一點尤其讓人心慰;
4、上半年的總數據肯定會比1-5月份再收窄,但按目前勢頭,上半年的壽險及健康險保費收入同比數據很難實現(xiàn)正增長。
我個人預測,上半年同比降幅,有可能收窄至3%至4%之間。
總體結論:
1、平安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
2、保費收入在迅速好轉,目前已經實現(xiàn)了單月同比正增長;
3、上半年保費總收入會與去年同期持平,甚至略有增長;壽險及健康險會把同比降幅大為縮減,從一季度的10%左右的降幅,縮減至3%-4%間;全年實現(xiàn)同比5%-10%的正增長應該問題不大。
看到這里,可能有朋友會說:唉呀,才同比增長這么一點,平安的增長性在哪里呢?
講兩點:
1、保費收入的數量固然重要,但保單的質量更為重要。
同樣收10萬元保費,不同的保單能貢獻的利率是不一樣的。
所以只盯著保費看保險公司,是很容易被帶節(jié)奏的。
2、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很重要的一塊是投資收益。
保費收入只是增大保險公司的負債端,而真正決定保險公司業(yè)績的,是保險公司的投資端。
平安公司是中國最優(yōu)秀的保險公司——沒有之一。
處在中國最優(yōu)秀的賽道上——這個可以有之一,但也為數不多。
雖然目前市值高達1.36萬億,但在我眼里,10年之內它是中國最有可能沖擊10萬億市值的公司之一。
做投資,要有想像力。
投資中國平安,得有點耐心。
全文完。
我是騰騰爸,暢銷書《投資大白話》與《生活中的投資學》作者。
擅長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闡述最深刻復雜的道理。
擅長做市場判斷、估值判斷和企業(yè)分析。
擅長撒潑、打滾、灌水、吹牛、聊天——喜歡從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思考人生和投資中的大事。
并且喜歡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思考與操作,讓時間和實踐來檢驗自己的投資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