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上午7點半從成都出發(fā),約一小時到達昭覺寺汽車站,買了去綿竹的班車票(25元),班車是滾動發(fā)班,沒有等幾分鐘,車就開了,走的不是高速,一路漫漫晃到了終點站綿竹,大約花了將近3小時,下車后問當?shù)匾秽l(xiāng)親祥符寺怎么走,她給我們指了下路,我們就按她指的路一直往前走,路上遇到一小吃店,一人要了碗牛肉粉(大份4元,小份3元),分量特別多,吃完了繼續(xù)趕路,不一會就看到祥符寺,走到跟前一看,山門、照壁正在維修(5.12大地震受損),祥符寺不收門票,從搭滿腳手架內(nèi)部正在維修的山門里進去,兩邊一看,“四大天王”塑像完好,屋頂揭去瓦,正維修受損的椽子等木結構。走進第一進院落,回頭望山門,山門的背后供奉的是一尊“關王爺”,不是護法的“韋佗”菩薩,感到有點奇怪?
第一進院落新修了一座巨大的藏式“白塔”,第二進院落大雄寶殿兩側的東西廂房為羅漢堂,門是鎖著的,沒有開放。羅漢堂與新都“寶光寺”、資中的“永慶寺”的羅漢堂“田字型”布置不一樣,與什邡的“羅漢寺”的羅漢堂在東西廂房布置也不同,這些不同,或是因地制宜,或是寺廟各自的建筑特色吧。在玉佛殿院落修一放生池,池里左邊新塑有“唐僧師徒四人”;右邊新塑有“九龍浴太子”,九個龍頭在太子下方往上面“吐水”,與其他地方也不一樣。
大雄寶殿外側左邊廊下立有明洪武“圣旨”碑一通,明代原碑已經(jīng)漫漶不清了,旁邊又新立一通內(nèi)容完全一樣的碑,碑的內(nèi)容大概意思是“設置僧官加強對寺院的管理云云”。另一旁掛有有兩塊匾,匾上刻的是“共住須知”“叢林洪規(guī)”等“清規(guī)戒律”,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一般都是掛在僧人居住的地方,游人不得入內(nèi)的地方)。
在一座殿的后面看到供奉有“圭峰定慧禪師”塑像,這也是我頭一次見到。院內(nèi)一處宣傳資料有介紹,原來“圭峰定慧禪師”曾經(jīng)入過蜀,在今綿竹祥符寺開壇講過佛法。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圭峰在陜西興福禪院圓寂后,祥符寺僧人為了紀念他,遂在今祥符寺側造墓,葬有圭峰禪師當年在此卓錫期間所用過的遺物,俗稱衣冠墓。這也是后世僧人借用名人效應來宏揚佛法吧。
回成都查資料,圭峰定慧禪師何許人也,乃大唐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人,俗姓何,華嚴宗五祖。因常住陜西省長安縣終南山草堂寺之南的圭峰蘭若(“蘭若”、“招提”其意思都是四方僧人居住的地方),故后世稱其為“圭峰禪師”,師在此誦經(jīng)修禪、著書立說、精研佛法,得大唐皇室及上層貴族尊崇。大和年中,大唐文宗皇帝李昂(809年-840年)詔其入內(nèi)殿,問佛法大意,賜紫方袍,敕號大德。以后又累次詔入內(nèi)殿問法。朝臣及士庶歸崇的也很多,特別是宰相裴休常受他的教旨,深入堂奧。卒后,大唐宣宗皇帝李忱(810年-859年)追謚其為“定慧禪師”,大唐宰相裴休親自為其碑撰文書丹,柳公權篆額,即后世聞名的“圭峰定慧禪師碑”(唐《玄秘塔碑》也是裴休撰文,書丹為柳公權)??梢娕嵝荼旧硪簿ǚ鸱?,從他親自撰寫的《玄秘塔碑》、《圭峰定慧禪師碑》兩通石碑內(nèi)容可以看出其佛學的高深、文字功力的大家風范,故后世對兩碑評價有:“兩碑微言奧義,非精于梵乘者不能作?!睆牧硪粋€側面也印證了圭峰定慧禪師佛學的高深竟然使得具有同樣高深佛學的大唐宰相裴休也十分敬仰,試想當時的圭峰定慧禪師的影響力有多么的大!死后有多么的哀榮!
出祥符寺山門,順便一游緊鄰一旁的“綿竹公園”,公園不收門票,園林綠化很好,一進去有一石碑刻有杜甫詩句,于是在此留影一張照片,稍往里走,見一水車在轉(zhuǎn)動,覺希奇,沒有流水怎么能轉(zhuǎn)動?走到跟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股自來水在“沖”水車的葉片轉(zhuǎn)動,有創(chuàng)意,即增添了一活動景觀,又美化了環(huán)境。綿竹公園一游沒有虛行,到此一游值得。
另一旁掛有有兩塊匾,匾上刻的是“共住須知”“叢林洪規(guī)”等“清規(guī)戒律”
祥符寺內(nèi)設置的“圭峰定慧禪師”紀念堂,掛一匾“大唐圭峰禪師卓錫處”為于右任老先生的親筆
山門的背后供奉的是一尊“關王爺”,不是護法的“韋佗”菩薩,感到有點奇怪?
大雄寶殿外側左邊廊下立有明洪武“圣旨”碑一通,明代原碑已經(jīng)漫漶不清了
旁邊又新立一通內(nèi)容完全一樣的碑,碑的內(nèi)容大概意思是“設置僧官加強對寺院的管理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