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莞降溫,那些熱氣騰騰的餐館生意都特別好,比如火鍋店之類的,吃飯經(jīng)常要排隊。不過,最近東莞東城有家牛肉火鍋,新張折扣優(yōu)惠,居然排隊排爆了。有朋友告訴我,排了幾個小時的隊都吃不上,等候時間如下圖:
講真,3位數(shù)的等待桌數(shù)也是活久見啊,這樣排隊慘過塞高速,隨時心態(tài)都崩。
有的朋友,從傍晚不到6點排隊排到9點才吃上,有的排到一半就放棄了。不過,為了告訴大家排隊值不值,我已經(jīng)提前品嘗了一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家很火的潮汕牛肉火鍋陳記順和有啥特別吧!
先來一張“孔雀開屏”照。嗯,就是這樣一桌牛肉火鍋,上周很多人排隊排到崩潰都沒吃上。
牛肉火鍋,其實就是把牛肉片放到鍋中焯熟,為何潮汕的牛肉火鍋特別有名?這大概因為潮汕的牛肉不冷凍,不排酸,用牛骨熬制的鍋底清湯一涮即吃,令人仰止的便是潮汕人的這種對新鮮的苛求和對本味的執(zhí)著。
先來看看這家店所選用的牛肉吧。陳記順和選用的牛,是3-4歲的黃牛,且牛肉從屠宰場到店內(nèi)的時間,最多不超過4小時。新鮮,是潮汕牛肉火鍋好吃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潮汕人做事非常認真,火鍋店切肉師傅像日本料理片生魚片那樣,悉心處理每一片牛肉。
據(jù)了解,同部位的牛肉都有不同的切法,牛肉切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口感,切得不好牛肉難以咬斷或口感粗糙。
陳記順和切肉師傅也是精挑細選的,還分多個等級。牛肉新鮮,切得不好也不好吃,因此好的切肉師傅對潮汕牛肉火鍋店可謂是核心。一頭900到1000斤的黃牛,出肉量僅為37%,口口珍貴,百里挑一。
潮汕人對牛肉各部位的叫法,經(jīng)常讓人傻傻分不清,牛肉有嫩肉、吊龍、三花趾、肥胼、胸口朥、匙柄、匙仁、牛心、牛舌、牛鞭和牛肚等,如果沒吃慣的話,還真不知道“邊個打邊個”。
切好之后的牛肉,一碟碟裝好呈上來給客人。上圖的牛肉,就是牛樸了。牛樸又叫“脖仁”,據(jù)說是潮汕人最愛的牛肉部位,它是牛脖頸上突起的肉,這是牛運動最頻繁的一塊活肉。 牛樸的肉質(zhì)紅白相間呈雪花狀,燙熟后柔嫩多汁,鮮美微脆,口感盛贊。
和牛樸一樣值得推薦的,是五花趾。每頭黃牛僅有半斤五花趾,相比三花趾來說,五花趾更受行家青睞。選取牛后腿內(nèi)側(cè)的腱子肉,牛肉紋路漂亮,宛如大理石,入口彈性十足。
不同的牛肉,有不同的下鍋時間。有的是涮8秒,有的是20秒。為了讓客人能夠吃到最好的口感,店里在擺放每盆牛肉的時候,都會在上面加上標簽。
不注水的牛肉,擺放在碟子上就會自然黏住,就算反過來也不會往下掉。
說了這么多,下鍋啦!先來一份五花趾吧。
涮牛肉都要配一把鋼絲漏勺,鮮肉倒入滾開的湯中,稍微攪動,變色即熟。講究的叫“三過水”,即肉勺要下三次,時長視肉的部位和個人經(jīng)驗而定,目的是掌控肉的質(zhì)感。
有道是:一涮去血水,二涮肉發(fā)白,三涮請品嘗。
在潮汕牛肉火鍋里面,比較特別的可以說是這道胸口朥了?! ?
胸口朥又叫“牛胸口油”,就是牛胸口那層肥肉,一整塊呈米黃色,切成薄片用燙熟就能吃,口感爽脆彈牙,帶有牛身上天然的油香氣。
通常涮牛肉要快狠準,務(wù)必速戰(zhàn)速決送入口,而胸口朥倒是越煮越香,看似肥油卻爽脆不膩口。按照陳記順和給的參考時間,是120秒。
一般來說,吃不到這道胸口朥,會令人有種“比賽沒有結(jié)束”的感覺。
將鮮牛肉東莞各個部位逐一品嘗一番后,我們可以品嘗一下潮汕手打牛肉丸、牛肚、牛百葉、牛舌、牛心、牛腸、牛板筋、牛筋等,畢竟作為吃貨,我們的目標是一餐吃下“一頭?!薄?
吃潮汕火鍋,主食除了手切面之外,最后必吃炸腐皮。不過,要記得的是,炸腐皮要最后放,因為一旦加入了腐皮,湯就會變渾濁,滿鍋都是豆味了。
最后貼一下吃貨坐標:東莞市東城南路新世界花園鴻景臺商鋪B1012-B1018號鋪。
溫馨提示:想吃牛肉火鍋請預(yù)留充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