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字叔夜。漢族,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lǐng)袖。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后因得罪鐘會,為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年僅三十九歲。
歸隱山林喝酒、吟詩、彈琴,嵇康每每都沉浸在自己的醉生夢死中。其實凡是放浪形骸的人都有一中難以言說的傷痛,可能外表風光,內(nèi)心卻歷盡滄桑,嵇康就是這樣。
稽康早年喪父,家境貧困,但仍勵志勤學,以至博覽群書,文學、玄學、音樂等無不精通并成就非凡。后來又娶了曹操的曾孫女為妻,成為皇室宗親,不可不謂是如日中天。不料,這也為他悲劇的人生埋下了伏筆。司馬昭當了皇帝,深知只有拉攏士人方能獲得擁戴,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嵇康,但是為了避開曹魏政治斗爭的鋒芒,他選擇了離開京城,到山陽隱居了下來。他幾乎遠離官場,因為他們反對司馬氏,又無力抵抗。只能與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游玩于竹林相互慰藉,縱情聲色,后來,人們也稱他們?yōu)椤爸窳制哔t”。
嵇康回歸自然,超然物外得自在,不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誼?!段氖總鳌防镎f嵇康“性絕巧,能鍛鐵”。嵇康愛好打鐵,鐵鋪子在后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筑了一個小小的游泳池,打鐵累了,就跳進池子里泡一會兒。見到的人不是贊嘆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就是夸他“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晉書·嵇康傳》寫道:“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于大樹之下,以自贍給。”他在以打鐵來表示自己的“遠邁不群”和藐視世俗,這是其的精神特質(zhì)的體現(xiàn)。
污蔑被殺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漢末紛爭,三國逐鹿,混亂的中國在腥風血雨中緩步前行。最終,曹操和他的繼任者收拾亂局――魏國統(tǒng)一。然而,魏國國運不長,政權(quán)被司馬氏奪之。司馬家族南征北戰(zhàn),最后統(tǒng)一中國,是為晉朝。魏晉風度肇始于此。動蕩的局勢釀造了超拔的人才,也釀造了超拔的精神。亂世中的統(tǒng)治者為了爭雄奪霸,紛紛招攬人才,人才由此大盛;而亂世,恰恰也注定了魏晉士人的悲慘命運。嵇康便是代表。
司馬昭當了皇帝,深知只有拉攏士人方能獲得擁戴,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嵇康。嵇康,“竹林七賢”的領(lǐng)軍人物,如果將他納于股肱,天下士人豈不俯首稱臣?但嵇康傾向皇室一邊,其一因為他是魏國的皇室宗親,另一方面更是他對司馬氏的殘酷與殺戮的厭惡。他對司馬政權(quán)所持有的不合作態(tài)度,使得禍根深種。
嵇康的朋友呂安有個哥哥叫呂巽,人面獸心,用酒把呂安的妻子灌醉后奸污了。呂安之妻羞愧難當,自縊而亡。呂安從仆婦口中得知情況后,雖極其痛恨呂巽的禽獸行為,但礙于情面,只好忍氣吞聲,僅將此事告訴了嵇康。呂巽做賊心虛,總覺得有把柄在呂安的手里,于自己不利。于是就惡人先告狀,向司馬昭誣告呂安,說他對母親不孝。標榜“以孝治天下”的司馬昭,自然要殺一儆百,于是他便下令將呂安抓起來。呂安不服,就把呂巽的丑事揭發(fā)出來,并引嵇康為證。嵇康義不負心,證明此事。但司馬昭不聽呂安的辯解,直接判處他徒刑,流放到邊遠地區(qū)。后來呂安在流放途中寫給嵇康的書信被截獲。司馬昭以信中有不滿之詞為由,又將呂安收拘,并同時下令逮捕嵇康。監(jiān)獄里的嵇康思緒萬千,懷著復雜的心情,寫下了《幽憤詩》。
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創(chuàng)痏。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nèi)負宿心。外恧良朋。仰慕嚴鄭。樂道閑居。與世無營。神氣晏如。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疎。理弊患結(jié)。卒致囹圄。對答鄙訊。縶此幽阻。
-------《幽憤詩》節(jié)選
司馬昭的寵臣鐘會曾受嵇康蔑視之恥,一直心懷嫉恨,立意報復嵇康。他對司馬昭說:“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康為慮耳?!彼抉R昭聽信讒言,下令判處嵇康死刑。
廣陵散絕在“時不我與”之時,嫉人才情的皇帝、進獻讒言的小人,終于合力將不肯屈己之志的嵇康送上了刑場。臨刑前,太學生三千人請求赦免,場面蔚然壯觀。嵇康抬頭看看時辰未到,求哥哥嵇喜奉琴一張,彈奏一曲《廣陵散》。刑場上一片安靜,琴曲昂揚激越,樂音慷慨悲壯,哀慟人心。隨后,嵇康發(fā)出“《廣陵散》于今絕矣!”的感慨,便從容赴死了。
玄風散盡,琴音空落――嵇康的悲壯凝固了一段歷史,也將他的生命凝固成幾張泛黃的故紙??嵇康死了,一腔熱血點也綻成梅,飄香于九天。廣陵散已成絕響,后人只能臆想成癡。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噫廣陵散幾乎絕矣。
——宋·慧霞編 廣輝釋《序續(xù)藏經(jīng)(重編)曹洞五位顯訣》
嵇康從小通曉音律,尤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他主張聲音的本質(zhì)是“和”,合于天地是音樂的最高境界,他認為喜怒哀樂從本質(zhì)上講并不是音樂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嵇康作有《風入松》,相傳《孤館遇神》亦為嵇康所作。作有《長清》、《短清》、《長側(cè)》、《短側(cè)》四首琴曲,被稱作“嵇氏四弄”,與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隋煬帝曾將彈奏“九弄”作為取仕條件。
嵇康思想嵇康善文,工于詩,風格清峻。他注重養(yǎng)生。曾著《養(yǎng)生論》。有《嵇康集》傳世。他的作品反映了時代思想,并且給后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fā)。其人格魅力令他在當時亦屬名士,被袁宏稱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跡與遭遇對于后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等多重屬性,后世學者對他的解讀也趨于多元化。他也常修煉養(yǎng)性服食內(nèi)丹之事,彈琴吟詩,自我滿足。
嵇康崇尚老莊,曾說:“老莊,吾之師也!”講求養(yǎng)生服食之道。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養(yǎng)生論》來就是用來闡明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用時,他也贊美古代隱者達士的事跡,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博才多藝嵇康少時聰明好學,但是驕縱任性,遠邁不群,這種性格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為人處世,史書上稱他少有奇才,博覽群書,無師自通,學識淵博。他愛好音樂,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高手?;档臅ㄒ埠苡忻?。造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眾鳥翱翔,群烏乍散?!彼脑娨部梢苑Q得上大家。
朝思暮想的山林啊,那里承載了嵇康一生的夢想和驕傲:柴扉推開,流水淙淙,暮色沉沉。劍聲與低吟聲交融,勞作聲與琴聲飛旋,天地大徹大悟。嵇康不論前走還是后退,都在這一步步進退中,工筆著自己的一生,吞吐著整個世界,拒絕著榮華,笑面著死亡,向往著山林,鄙視著權(quán)貴。一點一點,用自己的一生,撐起一個民族不屈的脊梁。
那傾圮的先烈,浩蕩乎若大風乍起,飄飄乎若悲歌般終止,嵇康用一步成就的一生,我們只能在昏黃雜亂的史冊中淼淼感受,感受他淡若止水的心境,感受那錚錚彌散的清亮琴音,穿越千年的時光,再次為你淚流滿面。
手揮五弦,自逐清流真氣節(jié)。
希 賢 國 學 社
學術(shù)部傾情奉獻
撰稿:譚芯璇
微信號:xixianguoxueshe_2007
新浪微博: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希賢國學社
QQ群:56972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