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七類》行書,撰于1575年前后,全書250字左右,分為人品、品泉、煎點、嘗茶、茶候、茶侶、茶勛七則?!都宀杵哳悺房烫脑?,現(xiàn)藏浙江上虞文化館。
徐渭對茶文化作出的貢獻也是杰出的,他不僅寫了很多茶詩,還依陸羽之范,撰有《茶經(jīng)》一卷,《文選樓藏書記》載:“《茶經(jīng)》一卷,《酒史》六卷,明徐渭著,刊本。是二書考經(jīng)典故及名人的事?!笨上У氖牵煳嫉摹恫杞?jīng)》今天已經(jīng)很難看到了?!都宀杵哳悺穾в休^明顯的米芾筆意,筆畫挺勁而腴潤,布局瀟灑而不失嚴謹,與他的另外一些作品相對照此書多存雅致之氣。
【釋文】一人品。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故其法每傳于高流大隱、云霞泉石之輩、魚蝦麋鹿之儔。
【釋文】二品泉。山水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井貴汲多,又貴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貯陳,味減鮮冽。
【釋文】三烹點。烹用活火,候湯眼鱗鱗起,沫浡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湯少許,候湯茗相浹卻復滿注。頃間,云腳漸開,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蓋古茶用碾屑團餅,味則易出,今葉茶是尚,驟則味虧,過熟則味昏底滯。
【釋文】四嘗茶。先滌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孤清自縈,設(shè)雜以他果,香、味俱奪。
【釋文】五茶宜。涼臺靜室,明窗曲幾,僧寮、道院,松風竹月,晏坐行吟,清譚把卷。
【釋文】六茶侶。翰卿墨客,緇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軒冕之徒,超然世味者。
【釋文】七、茶勛。除煩雪滯,滌醒破睡,譚渴書倦,此際策勛,不減凌煙。是七類乃盧仝作也,中伙甚疾,余忙書,稍改定之。時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書于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園。
來源:書法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