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人工智能# 約七萬年前,人類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和表達,發(fā)展出較為完備的語音系統(tǒng)。借助語言,群居生活的人類得以更準確地描繪環(huán)境,交流復雜信息和情感,甚至產生抽象概念。這是一場認知的革命,語言成為最重要的生存工具和智能表現,讓人類在物種間的生存競爭中脫穎而出。
#探尋人工智能# 語音交互,首先要教會機器聽懂人類的語言。為機器打造聽覺系統(tǒng),這項技術就是語音識別. 讓機器通過計算,識別和理解自然語言信號,并轉化為文本或者命令。然而,語音識別不等同于錄音。從聽到聽見,對人類而言是一種本能,對機器卻并非易事。
#探尋人工智能# 1983年,李開復來到了卡內基梅隆大學,信心滿滿地準備開始語音識別的研究。三年后,在李開復的系統(tǒng)中,機器可以聽懂不同的人說出連續(xù)的句子,這開始有點像真正的人際交流了。這項開創(chuàng)性工作,在1988年被美國《商業(yè)周刊》評為年度重要科學創(chuàng)新獎。
#探尋人工智能# 鄧力把深度學習用到語音識別,率先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和辛頓一起,在隨后的日子里高舉起了深度學習的大旗。有了深度學習這個工具,語音識別終于實現了突破。2016年,各大公司紛紛宣布,機器在語音識別上的表現已經超過了人類的平均水平。
#探尋人工智能# 胡郁:我們現在人工智能不是在實驗室里面做,我們是通過我們的應用把它傳遞給所有的使用者、我們每一個個人,這些個人在用這些人工智能的時候其實也在訓練它。以前我們的社會存在各種各樣的信息,但它并沒有變成數據?,F在通過各種傳感器,我們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這些數據不僅能夠被記錄下來,而且能夠被匯總。
#探尋人工智能# 2012年10月,微軟研究院瑞克·拉希德 (RickRashid) 博士在“21世紀的計算大會”上演示了即時語音翻譯系統(tǒng)。首次把語音識別、合成和機器翻譯這三項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在一起。這次大會即時翻譯的成功,是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又一次突破,就在同一個月,這項人工智能技術也在視覺識別的ImageNet 國際挑戰(zhàn)賽上大放異彩。
#探尋人工智能# 人類的語言千差萬別,但是反映在計算機的語言里,卻都是0101,一旦找到了打開語言之門的鑰匙,科學家們將在機器的世界里,消除語言隔閡,實現人類重建巴別塔的雄心。
#探尋人工智能# 一步一步,我們教機器學會了看,又教它學會了聽和說,盡管要與人類的智能相當,機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它正以飛快的速度成長著。
《探尋人工智能》全集『 愛奇藝 』現已上線~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 即可觀看喲~
《楊瀾訪談錄》
歷時一年
遍訪五國 20 多座城市
探秘 30 多個人工智能研究機構
采訪了 80 多位行業(yè)專家與學者
精心制作 10 集紀錄片
探尋人工智能
帶你躋身時代浪尖 與 AI 共舞
尋找神奇的機器智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