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江西的老農,今年65歲辛苦了大半輩子雖然很平庸,但生活過得還算安穩(wěn),身體健康兒女都挺孝順的。他這輩子倒是沒啥遺憾的,唯有一點就是沒能給后輩留下點財產。這段時間他總是琢磨這件事,雖然他現(xiàn)在他還沒到病入膏肓的年紀,但是未雨綢繆也是好的。思來想去他把目光放到了祖?zhèn)鞯哪羌仄飞稀?/div>
據族譜記載祖上有人在清朝做過官,具體是什么官職無從所知,但做官的地方是在江蘇。這件藏品是一個壽山石印章,它是代代相傳的寶貝,由于老農沒文化并不懂得它到底有何價值,因此他將印章帶到城里的古玩店里去估價,古玩販子看到這塊壽山石印章后,發(fā)現(xiàn)它屬于兩面印章,也就是可以印兩串文字,它們分別是“第一祖庭”和“磬恩崇恩禪寺”。
商家對老農說,根據“第一祖庭”的字樣大致可以推斷出它是皇帝御賜的,在古代皇帝權力至高無上,類似于第一或者排列頂級的字樣都是皇帝御賜的。商家大致看了看表示這件藏品是屬于清中期的,因此印章應該是乾隆御賜的。商家對它很感興趣,愿意出價5萬回收,大爺不答應,后來出到9萬老農還是不答應,他覺得既是皇帝御賜的少說也值1個億!
商家苦笑了一下只能作罷。大爺回來之后越想越興奮,為了弄清楚它的真正價值,他決定將印章帶到鑒寶現(xiàn)場,請專家鑒定并估價。專家接過印章后仔細研究了許久,并表示這個印章的確是少見的兩面章,第一祖庭是陽文,而磬恩崇恩禪寺是屬于陰文。磬恩崇恩禪寺是江蘇一座很有名的寺廟,始修于唐朝,興盛于明清,1941年遭到戰(zhàn)爭的破壞,現(xiàn)在已重修完畢。
清代乾隆年間來這座寺廟供奉的人特別多,可謂香火不斷,后來它被改名字為磬恩禪寺,更為簡潔。專家根據上面的刻痕來看,無論是陽文還是陰文,都雕刻得十分精細,無論是入刀還是出刀都干凈利落,印出來的字體規(guī)整,看起來遒勁有力,由此可見工匠傾注了很多心血在里面。此外這塊壽山石上面皮殼帶有一層自然包漿,看上去充滿歲月滄桑感。
專家經過綜合分析,一致鑒定它是一塊清代中期的壽山石印章真品!專家激動拍桌對老農說:“我報價你可站穩(wěn)了!至于是不是乾隆御賜的并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也沒有任何證明材料,所以估價的時候只能按照清中期的文物報價給你,對它的估價為3萬元”。鑒定結果出來全場嘩然,老農被專家的估價整懵了,他認為不可能這么低,還不如賣給外面商販算了。
各位看官你們認為專家的估價會不會有別的套路?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