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說老半天都說不清楚自己的觀點,而有的人三兩句話就可以清晰表達(dá)自己的觀點?差別在哪呢?差別就在他們的邏輯表達(dá)上。
舉個例子。你的下屬來找你匯報工作,說,“老板,最近很多鋼材都漲價了,剛剛物流公司也打電話來說提價,我又比較了幾家的價格,但是還是沒有辦法說服他不漲價;還有,競爭品牌最近也漲價了,我看到……;對了,廣告費最近花銷也比較快,如果……可能……”
你是不是一頭霧水?聽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他究竟要說啥?
但如果他這樣說:“老板,我認(rèn)為我們的牌子應(yīng)該漲價20%,因為:第一,原材料最近都漲價了30%,物流成本也上漲了;第二,競爭品牌全部都調(diào)價 10-20%,我們應(yīng)該跟進(jìn);第三,現(xiàn)在廣告費超標(biāo),我們還應(yīng)該拉出足夠的資金空間,來做廣告。老板,你覺得這個建議是否可行?”。
這樣表達(dá)聽起來是不是更清楚? 在這個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時代,大家都挺忙的。所以,有邏輯的最好表達(dá)辦法就是把結(jié)論放在前面先說。
再舉個例子,如果給你一串名詞讓你去記:葡萄,牛奶,土豆,雞蛋,蘋果,橘子,咸鴨蛋,胡蘿卜。那么你很難在短時間里把它們記住。如果你把這些事物歸歸類,比如把這9種食物分3類:水果類、蔬菜類、蛋奶類。這樣就變得容易記憶了吧。
人的大腦有自動歸類組合的能力。分類也是結(jié)構(gòu)化思維的核心。分類要符合MECE原則,全稱是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就是各部分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相互獨立是說:互相之間不能有交叉;比如蔬菜類、水果類、蛋奶類這三類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是說:你在分類時不能有遺漏。比如9種食物都能包括進(jìn)蔬菜、水果、蛋奶這三類,沒有落下的。只要符合相互獨立、完全窮盡這個標(biāo)準(zhǔn),就是一個清晰、準(zhǔn)確的分類。
如果你按照分類來梳理自己要說的觀點,比如按時間分類,過去,現(xiàn)在,未來;短期-中期-長期、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等等。比如按等級排列,經(jīng)營者-管理者-員工、大型企業(yè)-中型企業(yè)-小型企業(yè)等;再比如按地域排列,北部-中部-南部等等。按照這種分類來講三點,你的表達(dá)是不是看起來更有邏輯了?
所以,要想讓說話有邏輯,對方聽得懂,你就得先說結(jié)論,做好分類和邏輯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