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鳥畫研修院花鳥畫專業(yè)提高班講師
陳宇林
紫藤為多年生藤本植物,是歷代畫家筆下的傳統(tǒng)題材,深為大眾喜愛。春季四、五月份開花,花色有紫色、藍色和白色之分,稱為紫藤、藍藤和銀藤。顏色雖然很多,但以紫色為主。
紫藤花都長在新生的枝條上,羽狀復葉,小葉七至十幾枚不等,卵形,有鋸齒,它的莖條盤曲回環(huán),攀緣生長可達數(shù)丈,下面粗莖似老樹,表皮呈縱裂紋。
紫藤花為總狀花序,花枝下垂成一串,在一根花軸上生長出幾十朵花,在花與軸之間有柄和花蒂。下端末梢為未開花蕾,色較深,中斷將開未開,色變淺,上部盛開怒放,色更淺。
一、花的畫法:
1、勾勒法
勾勒法是畫藤的基礎?;ㄩ_足時,一瓣上翻、三瓣下垂,象蝶形,與扁豆花相似。因上翻一瓣中間邊緣凹入,又有一條花脈,形成由兩個半圓形連成的花瓣。畫時,起筆收筆強調(diào)筆法和墨色的變化,形成“丁頭鼠尾”狀,把上翻的花瓣四筆復勾完成。再畫其形狀好似花蕾下垂的花瓣,先從正面的花開始畫起,然后逐朵向左右上下畫去,一串成錐形。所以兩側(cè)的花逐步畫成正面、向左側(cè)、向右側(cè)、下端是花蕾。
勾花要成組,要有疏密、前后變化,不要平擺,外輪廓不能平齊,要有參差出入。每串花靠中間的部分正面花多,兩側(cè)的花要有透視和方向的變化,整個一串花不必畫得太滿?;ㄖι隙吮皇㈤_的花遮蔽,花軸若隱若現(xiàn),下端花軸露出較突出。
2、點厾法
點厾法是畫紫藤常用方法。而且每一個畫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紫藤花往往不會同時開放,是由上而下依次開放,有含苞、將放、初放、盛開。所以,盛開和半開的花朵以及未開的花蕾往往同時附著在一軸花穗上。根據(jù)畫家的習慣,可以自上而下畫,也可以自下而上畫,可以先畫出中軸線再畫花,也可以先畫花再添軸和柄。
用中等提斗筆調(diào)淡紫色(曙紅加花青),筆尖調(diào)石青色(二青或三青),側(cè)鋒兩筆點飛揚的大花瓣(花形參照勾勒法所講的方法)。畫完上部分開放的花朵后,調(diào)較濃的色畫中部將開之花,再調(diào)濃的紫色畫下部的花蕾。畫完花蕾后用現(xiàn)有較濃的紫色點上邊盛開花朵中下垂的花瓣,再多調(diào)些濃胭脂畫花蒂,花蕾的蒂比較明顯,盛開之花的蒂可象征性的點一下。用蘭竹筆調(diào)草綠色,筆尖調(diào)胭脂色,畫花軸和花柄。最后用淡黃色畫花蕊。
3、勾勒填色法
先用墨或色勾花(參見勾勒法),再填色即可(參見點厾法)。填色必須有濃淡變化。
二、葉的畫法:
1、紫藤開花時節(jié)只長葉芽,花的后期才見嫩葉,為互生,呈復羽狀,葉片小呈橢圓形,花開時葉片的顏色為綠中帶紅。
2、畫葉可用勾勒法和點厾法兩種,用勾勒法勾出葉子的形狀,畫完后可襯托、也可填色。點厾法用墨或色直接畫出葉子的形狀,然后用較濃的墨或色勾葉脈,葉脈的畫法有實勾和虛勾等。
3、畫葉用筆要肯定,不能猶豫。要多保留用筆的自然痕跡,不宜“加工”修飾,否則弄巧成拙。最好筆上的墨色不均勻,每筆下去有深淺濃淡的變化,發(fā)揮筆墨的效能。
三、藤的畫法:
藤組織的好不好看,是花鳥畫家經(jīng)驗與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也是審美觀點的反映。藤在構(gòu)圖上起著組織、貫穿畫面,點綴花葉的重要作用。
1、寫意法畫藤,要懸腕運筆,強調(diào)中鋒和側(cè)鋒轉(zhuǎn)換互用,要有轉(zhuǎn)折、回旋、頓挫的變化,用墨須干濕濃淡并用,線條任其自然,無論濃、淡、枯、虛都不要修改,一描就僵。
2、畫老藤行筆要緩慢,墨色要枯,以體現(xiàn)蒼老之感。畫小枝行筆略快,要舒展流暢富有彈性,墨色要深,使枝干有別,增加畫面的筆情墨趣。
3、畫藤不可過于扭曲盤繞,如同一堆爛線亂麻,不可過于剛直,如同易折的脆枝枯干,不可斷斷續(xù)續(xù),要一氣呵成。要有主次、粗細、前后和虛實之分。長短和方向要有大概設想,決不可隨意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