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小學成績名列前茅,升入初一成績稍有下滑,到了初二卻一落千丈......教育專家表示,初二是孩子成績下滑的高危期!而導致成績下滑的原因其實在小學時期。
'三歲定八十“說的就是基礎的重要性,小學知識不牢固,到了初中在追補是很困難的。尤其是語文、數學、英語,小學基礎扎不扎實起到關鍵性作用。
1、語文:
從小沒有養(yǎng)成看書的習慣,也買了不少課外閱讀書,但沒有堅持督促孩子閱讀,導致孩子語感不強、字詞句美句積累甚少,現在孩子的語文成績很差,因為初中老師大部分是課外知識。
后悔啊,現在更沒時間看了,也沒有這個習慣。
反思:現在終于明白了--有了良好的讀書習慣,進入初中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2、數學:
現在的初中數學真是不一般,孩子的周考、月考A卷難題B卷大部分題型很多跟小學的數學差不多,只是原來的數字改成現在的字母。
后悔啊,現在只有吃力的往前爬,花大把的金錢和時間去學。
反思:有能力常識拓展拔高的孩子,學多一點沒關系,即使沒有拿到獎,進入初中,對解題思路也有幫助,當然,不要死學,關鍵學習解題的思路,舉一反三的能力。
3、英語:
在小學自認為孩子的英語不錯,因小學英語每學期都是優(yōu),就沒上課外輔導班?,F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期,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yè)全是課外試卷,周末更是大張,大半的題都不會(因為很多單詞不知道),真不知道小學英語是怎么混過來的。
我同事的孩子現在學到新概念2了,學英語很輕松,在小學感覺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成績一樣都是優(yōu)啊。
后悔啊,沒有給孩子提升。
反思:小學英語學得扎實點,學得多一點,關鍵是興趣培養(yǎng)出來,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更輕松學多。
小學時成績優(yōu)秀和中等的孩子,他們的學習習慣大都是不錯的,進入初中后勤奮+好的學習方法=優(yōu)秀。
初中所學的知識又多又難且進度快,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很難上去,小學時成績落后的大都是學習習慣差造成的,學習習慣是長期養(yǎng)成的結果。
無論是好的或是壞的習慣一旦形成不易該百年,所以小學成績落后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補課其實只能補些知識點和解題方法,不可能補出好的習慣),一定要抓好孩子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