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最基礎的、最樸素的、最簡單的建筑,四合院中蘊含著素雅的民間藝術,它是一個歷史信息的載體,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今天就來說說四合院的門。
四合院的大門叫做宅門,是住宅的出入口,也就是住宅的“面子”,中國古代對等級的劃分一直是很嚴格的,從門的規(guī)模、形式色彩就可以反映出這個家庭的地位。北京四合院的大門從形式上分有兩種:一種是在院墻的合攏處開一個大口建造成墻垣式門,另一種收由一間或者多間房屋構成的屋宇式大門。屋宇式大多是官宦或者有錢人家采用的樣式,主要有: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而普通的老百姓家主要采用墻垣式大門,強原始大門的主要形式就是小門樓。
“王府大門”
等級最高的宅門,位于大宅院的中軸線上,不像普通四合院的大門開在東南位置。按照輩分和等級,通常有五間三啟門、三間一啟門,門上有門釘。這種大門在北京不多見,都是王爺住的地方。
“廣亮大門”
這是僅次于王府大門的宅門。大門一般位于房子的最東端,門板裝在后柱上,大門和門廊占一間屋子大小,門外的兩扇墻呈外八字形狀。從建筑上說氣派,從風水上說斂財,向伸開手往懷里摟。在北京住這種院子的人非富即貴,“富”是富可敵國的那種富,“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種貴,所以這是具有相當品級的官宦人家采用的宅門形式。
“金柱大門”
比廣亮大門低一個等級。金門的門板裝在房檐的那根柱子上。因此門的進深不如廣亮大門,其門外比門內淺,門外占四分之一,門內占四分之三。金柱大門的四合院最早是給官宦人家居住的,同樣到了晚清界限就逐漸模糊了,只要有錢你就可以修這樣的門。
“蠻子門”
比金柱大門低一個等級。它的門板裝在前門柱上,比金柱大門更靠前,因此外門道小更小。為什么叫蠻子門?傳說與南方的富商有關,南方富商進京買了地,蓋了房子,修大門時一般都把門洞修得特別小,不讓人在此避雨。這是因為南方雨多,總避雨影響安全,所以南方人在京也延續(xù)了這個習慣,不設外門道,不想讓人避雨。當然這個說法不妨事對外地的有錢商人的排擠心態(tài)造成的。這是一般商人富戶常用的宅門形式。
“如意門”
這北京四合院采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是普通人居住的,用現(xiàn)在的詞匯說是“中產階級”的房子。當然也有很多有錢人為了低調也采用如意們。如意門很小,而且沒有門洞,門上有兩顆門簪,貼有“如意”兩個字,因此得名。
“小門樓”
小門樓就比屋宇式的大門低級很多了。這種們樣式特別多,但是造型基本相同,主要由門楣、屋面、脊飾等部分組成,都比較簡單、樸素,也有一些比較豪華的小門樓,通常是在門楣處有華麗的磚雕。
北京四合院的門就是這樣了,當然清朝后期,西洋文化進入北京,也有很多的門有些西洋的色彩。但是住宅的門依舊反應出人們重視等級、風水的觀念。
END
合作企鵝:173531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