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所寫的瀛臺即景詩四屏,乾隆御筆書法,豐腴富貴。出于趙子昂體,濃墨行書,可壯華堂豐彩。據(jù)禮親王昭槤在《嘯亭雜錄》中記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月,乾隆“筑寶月樓于瀛臺之南,則隨時可以駕幸西苑,而不必如臨圓明園?!边@是乾隆與香妃相會的地方,在清史中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經(jīng)考,寶月樓建成后,乾隆皇帝書寫了這首瀛臺即景詩,“鳳閣咨安茀祿躬,西華路便趨臺通,落成錫宴衣冠侶,待備閑遨松竹叢,樓現(xiàn)祗疑瀛海表,人行都在玉花中,陽和即漸舒條鬯,春祉還思與物同。辛巳新正瀛臺即景一律,御筆?!痹娭续P閣指的是寶月樓,落成后,乾隆皇帝大喜才有此詩,從此,乾隆與維吾爾族的香妃有了自己的世界。正如一個大臣所寫的歌頌詩中所說:“君王一去入瀛臺,風(fēng)卷落花掃芳塵。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紅。”除了這首詩外,乾隆御制的官窯瓷器都在底部“瀛臺靜憩軒用”的官款,在今天都已是無價之寶了。本乾隆御筆的歷史價值、藝術(shù)價值可想而知了。
題識:鳳閣咨安茀祿躬,西華路便鯰臺通。落成錫宴衣冠侶,待備閑遨松竹叢。樓現(xiàn)祗疑瀛海表,人行都在玉花中。陽和即漸舒條鬯,春祉還思與物同。辛巳(1761)新正瀛臺即景一律,御筆。
印文: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