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戰(zhàn)后,只有一位偏將被重用,后來又成了蜀漢頂梁柱
街亭之役,是諸葛亮平生最大的一次疏忽,除了主將馬謖處死以謝罪外,所有相關將領,包括諸葛亮、趙云、魏延等都受到貶職處分。只有一名偏將,卻因特殊戰(zhàn)功而受到重用,那便是行伍出身。大字不識十個的王平。
街亭大戰(zhàn),王平率領千余人馬,鳴鼓自持,制造兵,張郃不敢逼,讓蜀漢大軍得以安全撤退漢中。王平以特殊軍功,在一片貶職聲中,加拜為參軍;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建興九年,諸葛亮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師圍祁山。司馬懿派張郃領大軍攻打王平孤軍,但王平率領南方少數民族組成的無當飛軍,個個誓死如歸,張郃猛攻不下,無功而返。諸葛亮能在和司馬懿第一次對陣時,取得相當優(yōu)勢,王平以少數軍力,牽制住曹魏猛將張郃的軍團,居功厥偉。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撤軍行動中魏延作亂,奉命擊質魏延軍團的便是王平。王平以此功勞,遷升為后典軍、安漢將軍,不久更須漢中太守。
建興十五年進封安漢候,代替原駐守漢中的副車騎將軍吳懿,成為蜀漢前線軍團的總指揮蔣琬進駐漢中時,以王平為北征的前鋒軍團。
延熙六年,蔣琬率軍退回港城時,拜王平前監(jiān)軍、鎮(zhèn)北大將軍,成為蜀漢漢中駐守軍團的總司令。延熙七年,曹魏大將軍曹爽率步騎混合組成十萬大軍,攻擊漢中。蜀漢前線軍團各將領陷人恐慌,只有王平鎮(zhèn)靜如常,指揮若定。費祎也率大軍來援,魏軍無功而退。
當時,王平在北方,鄧芝在東方,馬忠在南方,同時成為蜀漢政權的“鐵衛(wèi)”。王平是士兵行伍出身,無法寫字,識字不超過十個,但口述作書時,卻思維敏捷,頗有條理。他常令幕僚為他誦讀《史記》和《漢書》,和別人討淪時,也能知其大義。王平個性嚴謹,不茍言笑,經常從明到夕,徹日端坐,頗有耐性,而沒有一般行伍出身將領的浮躁。只是有點小心眼,缺乏豁然大度的大將之風,可能與其學識不足有關。
王平于延熙十一年,病逝于軍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