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198),字公臺,東漢末年呂布帳下謀士,東郡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與海內(nèi)知名之士相互結(jié)交。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zhàn)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但此后陳宮因曹操殺害邊讓而與曹操反目,并游說張邈等人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呂布戰(zhàn)敗后,隨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決意赴死。
擁有高超謀略的陳宮為何不被呂布信任三國演義上陳宮臨死前, 操曰:“公自謂足智多謀,今竟何如?”宮顧呂布曰:“恨此人不從吾言!若從吾言,未必被擒也?!保?9回)
陳宮的謀略究竟如何?陳宮應(yīng)該恨呂布,還是應(yīng)該恨自己?本人依據(jù)“毛版”《三國演義》原文,略做一點小小的評論,見笑!
1、曹操回兵救兗州,呂布做戰(zhàn)略部署:
呂布知曹操回兵,已過滕縣,召副將薛蘭、李封曰:“吾欲用汝二人久矣。汝可引軍一萬,堅守兗州。吾親自率兵,前去破曹?!倍藨?yīng)諾。陳宮急入見曰:“將軍棄兗州,欲何往乎?”布曰:“吾欲屯兵濮陽,以成鼎足之勢?!睂m曰:“差分。薛蘭必守兗州不住?!巳フ弦话侔耸?,泰山路險,可伏精兵萬人在彼。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辈荚唬骸拔嵬湾ш枺瑒e有良謀,汝豈知之!”遂不用陳宮之言,而用薛蘭守兗州而行(11回)
陳宮是不是“算無遺策”?(呂布破兗州,曹操回軍,宮曰: 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險,可伏精兵萬人在彼。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
曹操兵行至泰山險路,郭嘉曰: 且不可進,恐此處有伏兵。 曹操笑曰: 呂布無謀之輩,故教薛蘭守兗州,自往濮陽,安得此處有埋伏耶?教曹仁領(lǐng)一軍圍兗州,吾進兵濮陽,速攻呂布。 )
這里如果不是“呂布無謀”,操安能不防?
實際上曹操如果不是輕視呂布,之后也不會那么容易連連中計。
比如袞洲富戶的叛變,曹操膽敢輕身而入,也是因為大意!!
《三國演義》中陳宮臨死前的抱怨陳宮臨死前,“顧呂布曰:‘恨此人不從吾言!若從吾言,未必被擒也。’”陳宮是應(yīng)該恨呂布,還是更多的應(yīng)該恨自己呢?
陳宮是呂布身邊的第一謀士,我們先來看看陳宮對呂布的貢獻。
1、《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宮說邈曰: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眾,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今曹操東征,兗州空虛;而呂布乃當世勇士,若與之共取兗州,霸業(yè)可圖也。”————此意見被張邈采納,呂布襲破究州,隨據(jù)濮陽。
2、《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曹操回兵救兗州,呂布準備用薛蘭、李封二人,堅守兗州,自己“屯兵濮陽,以成鼎足之勢”。
曹操是怎么說服陳宮棄官相從的董卓把持朝政后,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引起了以司徒王允為首的群臣的公憤。但眾人懾于董卓的權(quán)勢與兵威,不敢輕舉妄動,只能聚在一起,抱頭痛哭。曹操卻撫掌大笑說:“滿朝公卿,靠哭就能哭死董卓嗎?”曹操當即提出,目前董卓正在拉攏自己,自己可以借著與董卓親近的機會行刺董卓。
王允大喜,就把自己的寶刀借給曹操,讓他去行刺董卓。但事到臨頭,曹操卻不敢下手,只好借口敬獻寶刀脫身而逃。董卓識破他的陰謀后,立即全國通緝捉拿曹操。凡抓獲曹操者,賞賜千金,并封萬戶侯。
曹操日夜兼程,直奔譙郡。在路經(jīng)中牟縣的時候,被守關(guān)軍士擒獲,送至縣令陳宮處。曹操出于正常人的反應(yīng),當然是想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以圖蒙混過關(guān)。
自古英雄惜英雄,只可惜了曹操和陳宮三國的篇幅太波瀾壯闊,從哪個角度都能講出一大堆故事。每個人物都星光熠熠。這本書我看了至少四年了,因為我有一套四大名著,沒有借書歸還期限的壓力,就在每年的假期回家沒事瞄上幾眼。最初的感受是:三國教會了人們不實在,似乎滿城都是拆白黨。今天你是我的主公勾肩搭背地稱兄道弟,明天就一刀把你劈成兩半。
我記得小時候我聽過一句話: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很好理解,就是不要在你荷爾蒙高漲的年齡通曉反抗的思想,對江山社稷大大不利也。但是我這么多年一直都在思考為嗎老了不要看三國啊,到現(xiàn)在其實也想得不是很明白。大概就是老了你再看這種教你權(quán)術(shù)謀略的東西就沒用了,畢竟,大江東去了你的人生已經(jīng)已矣了,還想建功立業(yè)就像出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一樣,空留淚滿襟了。這就可以看出我們中國人是多么的功利主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