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贏姓,名蕩。親惠文王之長子,秦孝公之孫。戰(zhàn)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在位僅僅四年。大家瞧瞧這王的名字叫的,叫什么不好,非要叫嬴蕩呢。估計是其父親秦惠文王取意蕩平四海之意,畢竟那年頭,這個詞語還沒有別的諧音意思。
說到秦國的統(tǒng)治者可能大家只知道秦始皇,并不清楚其他的王。好了,咱現(xiàn)在來給讀者縷一縷這個關(guān)系。秦武王嬴蕩的爺爺是秦孝公,那個時候秦孝公是公爵級別,因此稱秦某某公。我們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這個商鞅就是在秦孝公時期,秦孝公求賢得來的并幫助治理國家的,秦國在商鞅變法下從蠻荒一躍從弱國成為強國。由于商鞅變法十幾年,得罪了公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秦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繼位,秦惠文王一繼位首先車裂商鞅,但是仍然使用商鞅的法律,重用張儀當相國,這個張儀就是提出“連橫和合縱的張儀”,國力大增,軍事上挫敗了山東六國的合縱攻秦,因此成為超級大國,于是和齊國、魏國一起在彭城“相王”。這里有人問了,什么是“相王”呢?“相王”就是和其他國君約好了一起被周天子封為“王”的稱號,并且歃血結(jié)盟,遞交國書,再在一起喝酒吃肉打獵什么的。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某國和某國成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guān)系,并且號稱什么什么聯(lián)盟,比如南聯(lián)盟,北約什么的。因此秦惠文王就不是公爵了,就不能叫秦惠文公了,得叫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死后,其長子“嬴蕩”繼位,就是我們說的秦武王。
這個秦武王雖然叫嬴蕩,被封為“武王”,的確是“武功蓋世”。雖說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他的雄心壯志與遠大抱負,卻不遜于任何一代有作為的秦國先君。秦武王天生有神力,這是史書記載的,擱到現(xiàn)在弄個奧運會舉重冠軍那是輕輕松松的事。有人會問了,這么大的力氣嗎?那我待會講。但是不好意思,您嬴蕩是一個國家的王,不是一介武夫,您生在幾千年前也沒有國際奧林匹克啊。好了,接著介紹,嬴蕩天生力氣大,做太子時就喜歡和國內(nèi)的烏獲、任鄙等大力士們比賽,玩一些關(guān)于力氣方面的游戲。當他爹死后,他繼位為王了,他就面向中原所有國家在微博上廣發(fā)英雄帖,這時山東的齊國有個叫“孟賁”的人,也是個在齊國聞名的大力士。這個孟賁力氣大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他看到兩頭牛在打斗,他就上前一手握住一只牛的牛角,愣是硬生生地把兩只牛給分開了。其中一只牛有點桀驁不馴,有點不服,兩只角不住地晃動,大有要抵死孟賁的意思。孟賁當時就怒了,孟賁一生氣,后果很嚴重。他用左手按住牛頭,右手去拔牛角,瞬間牛角被拔出,牛血噴出丈余高,那牛也立馬倒地而死。孟賁后來看到微博上的嬴蕩發(fā)的英雄帖,就從齊國去秦國求見武王,武王因此把孟賁、烏獲、任鄙一起封為大官,并且寵信三人。
秦武王繼位后,對大臣們說:“想要滅了周王室,得到應有的威望,并且在王室所在地洛陽等處一游,能得到此等威望并青史留名就算死了也值得?!庇谑桥杀ゴ蝽n國(不是現(xiàn)在的韓國,是當時在中原的一個國叫韓國)。由于周王室在洛陽,秦武王嬴蕩兵抵洛陽,在周王室面前耀武揚威。戰(zhàn)國時期的東周王室已經(jīng)成為擺設(shè),無兵馬無封地,只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嬴蕩接下來該游玩于鞏、洛之間了,于是,秦武王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和大隊人馬起程,直入王宮。
周郝王遣使到郊外迎接,禮節(jié)極其隆重。秦武王拒絕了周王的召見,他急于要見幾件東西,是什么東西這么讓他急不可耐呢?原來是象征著王權(quán)的——九鼎。他早就讓人打聽清楚了,九鼎就放在周王室太廟的一側(cè)。于是,他馬不停蹄地趕到周太廟所在地。果然見到九個寶鼎一字排列,相當整齊、壯觀。這九鼎是當年大禹治水后,接受舜帝的禪讓當上帝王時,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上面記載有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貢賦田士之數(shù),足耳都有龍紋,又稱之為“九龍神鼎”。
秦武王看了一圈,贊不絕口!九鼎的腹部刻分別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等九字,秦武王指著“雍”字鼎嘆道:“這個雍鼎,說的就是我們秦國!我要把它帶回咸陽。”于是轉(zhuǎn)身問守鼎的官吏曰:“此鼎可曾有人能舉起來么?”小吏叩首答道:“自從有這個鼎以來,從來都沒有人能舉得動它。聽人說每個鼎都有千余斤之重,靠人力是不可能舉得起來的?!蔽渫跤谑寝D(zhuǎn)身問大力士任鄙和孟賁:“你們二人力大無窮,能舉得動這個鼎么?” 任鄙不光是個勇士,而且還是個聰明人。他知武王依仗著自己的力氣,喜歡爭強好勝,于是乃推脫道:“小人只可舉動百余斤的東西,這個鼎太重了,小人舉不起。” 但是孟賁卻是個愣頭青,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這句話用在他的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只見他把袖子一卷,上前說道:“小人來試試”于是,孟賁用兩個鐵臂緊緊抓住鼎耳,大喝一聲:“起!只見那“雍鼎”離起地面約有半尺,但很快又落回原地。由于用力過猛,孟賁眼珠迸出,鮮血直流。秦武王笑道:“愛卿果然力大。既然愛卿都能舉起此鼎,難道我還不如你么!”
這時,任鄙上前抓住他的衣袖勸諫道:“大王乃萬乘之軀,不可輕易嘗試!”。秦武王怒曰:“你自己沒本事,難道是妒忌我力氣大嗎?”任鄙被說的頓時無語。 秦武王大步向前,心中想道:“孟賁只能稍稍舉起,我偏要舉著它走動幾步,那是方才能顯現(xiàn)出我的王威!”于是,他猛的吸一口氣,用盡生平神力,同樣大喝聲:“起!”那鼎也離地半尺。剛要轉(zhuǎn)身走幾步,不覺體力已經(jīng)耗盡,大鼎從手中不覺落下,秦武王來不及收腳,大鼎已經(jīng)重重地砸在他的右腳上,只聽一聲悶響,將右腳脛骨壓個粉碎。武王大叫一聲:“疼啊!”頓時昏在地上。
外國有句成語叫“No zuo no die”,翻譯成中文就是:“人不作則不會死,不亦君子乎?!?秦武王嬴蕩被銅鼎壓斷右腳脛骨后,隨從人員慌忙將他扶回住處。鮮血很快染紅了整張床,秦武王疼痛難忍,挨到下半夜就嗚呼哀哉了!真正的中了他那句話——“如果能讓我到周王室所在的地區(qū),能夠一游鞏、洛之間,那么,我就是死了,也沒有什么遺憾了!”今日果然死于周朝首都。秦武王天生神力,但是死于自己的蠻力,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在“作死”。中國有句老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秦武王真正是“搬起東西砸斷自己的腳”的王。秦國自開國以來,每一位王都是英明神武的,唯獨這個武王,死的搞笑又窩囊。
秦武王年紀輕輕又身體強壯、天生神力,僅僅當了四年的王,死后由于年輕沒有子嗣,傳位給同父異母的弟弟贏稷,即后來的秦昭襄王。他弟弟從小就體弱多病,從小說話又娘里娘氣、白白凈凈的簡直就是個小白臉。打小就跟著他哥哥嬴蕩屁股后面玩,但是他比哥哥嬴蕩適合當皇帝多了,竟然活了七八十歲,在位四十多年,弟弟昭襄王贏稷在位時用范睢為丞相采用‘遠交近攻’和‘近交遠攻’之策,再提拔白起為大將,在日后的對外戰(zhàn)爭中,趙國中了贏稷的反間計,罷免廉頗,卻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在與趙國的長平之戰(zhàn)中,秦國竟然活埋了四十多萬的趙國軍隊。使中原各國震驚再也不敢與秦為敵,為日后他的曾孫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