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風友都有這么一個體會,每次痛風復發(fā)總是跟“吃”扯上關系。
眼下大閘蟹正當肥美,深愛海鮮的風友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大閘蟹流口水,小吳就是其中一個。
上星期病情剛剛有點緩解的他,當然沒有勇氣選擇吃蟹,他只是選擇吃魚肉來解解饞。
當晚他就在家里就燒了一盤羅非魚,大飽口福之后十分滿足,然而隔天中午就開始疼的懷疑人生……難道得了痛風,連吃口魚肉都不行了嗎?
痛風患者到底能不能吃魚呢?
在很多人的眼中,海鮮、魚肉都是屬于高嘌呤的食物,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啤酒加海鮮是痛風套餐”,痛風連魚都不能吃。
實際上,痛風不能吃的是高嘌呤的食物,雖然某些魚肉的嘌呤含量比較高,但并非所有魚肉都是屬于高嘌呤的食物。
而且,魚的種類不同、貯存方法不同、烹飪方法不同,都會影響到魚肉的嘌呤量。
所以,痛風患者并非不能吃魚,嘌呤含量低的魚肉,痛風患者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吃魚才是最好呢?
痛風病友吃魚,注意這3點可以放心吃
1、選對魚
市面上魚的品種很多,不同的魚嘌呤含量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嘌呤含量低的魚,風友們也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①低嘌呤魚類
鱖魚,嘌呤含量24mg/100g,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鈣、鉀等元素,同時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風友們可以放心食用。
②中嘌呤魚類
敲黑板:處于緩解期和慢性期的風友們,可以適當吃這類魚。
這類魚比較多,常見幾種魚嘌呤含量如下:
金槍魚:嘌呤含量72mg/100g;
鱸魚:嘌呤含量70mg/100g;
鱔魚:嘌呤含量92.8mg/100g;
鱈魚:嘌呤含量109mg/100g;
鰻魚:嘌呤含量113.1mg/100g;
鯽魚:嘌呤含量137mg/100g;
鯔魚:嘌呤含量75mg/100g;
黃花魚:嘌呤含量124.26mg/100g;
草魚:嘌呤含量134.4mg/100g。
③高嘌呤魚類
敲黑板:高嘌呤的魚類都應該拉入黑名單中。
例如羅非魚,嘌呤含量199.4mg/100g,屬于高嘌呤的魚類,痛風的朋友可別貪圖一時的美味。
同理,如鰱魚、烏魚、鯊魚、秋刀魚、鮭魚等等都是屬于高嘌呤的魚類,建議避免食用。
2、盡量選擇新鮮魚
魚類在冷凍的時候,嘌呤的含量會呈現出一種上升的趨勢,而這可能是跟魚類死亡后酶促反應有關。
所以,風友們如果想吃魚類的話,建議還是選擇新鮮的魚比較好,不要食用冷凍的魚類。
3、烹飪方式
魚有很多種做法,紅燒魚、酸菜魚、麻辣魚……這幾種痛風的朋友就別嘗試了。
對于風友來說,最好的吃法是——水煮,雖然水煮不能直接破壞嘌呤,但是可以消減魚類中的嘌呤含量,這時候我們棄湯食肉,就不用太過擔心嘌呤含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