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樹科(Anacardiaceae)漆樹屬(鹽膚木屬Rhus L.)共約150種,產(chǎn)亞熱帶及暖溫帶,中國產(chǎn)13種,從北美引入1種,本期收錄1種。
一 . 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
鹽膚木是漆樹科漆樹屬下的一種,現(xiàn)多為原變種var. chinensis,我國除東北、內(nèi)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區(qū)均有,生于海拔170-2700米的向陽山坡、溝谷、溪邊的疏林或灌叢中。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和朝鮮也有分布。
鹽膚木屬于落葉小喬木,高2-10米;小枝棕褐色,被銹色柔毛,具圓形小皮孔。奇數(shù)羽狀復葉有小葉(2-) 3-6對,葉軸具寬的葉狀翅,葉軸和葉柄密被銹色柔毛;小葉多形,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或長圓形,長6-12厘米,邊緣具粗鋸齒或圓齒,葉面暗綠色,葉背粉綠色,被白粉,圓錐花序寬大,多分枝,雄花序長30-40厘米,雌花序較短,密被銹色柔毛;花白色,雄花:花萼外面被微柔毛,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開花時外卷;雄蕊伸出,花絲線形;雌花:花萼裂片較短,長約0.6毫米,花瓣橢圓狀卵形,長約1.6毫米,邊緣具細睫毛,花柱3, 柱頭頭狀。核果球形,略壓扁,徑4-5毫米,被具節(jié)柔毛和腺毛,成熟時紅色,果核徑3-4毫米。
花期8-9月,果期10月。
鹽膚木和火炬樹一樣,落葉期葉片會變紅,兩者的果實和葉翼是主要辨認特征。
鹽膚木的葉軸上有狹窄的葉翼,可作為辨認特征。
鹽膚木還有一個明顯性狀就是會長蟲癭(蟲癭是植物組織遭受昆蟲等生物取食或產(chǎn)卵刺激后,細胞加速分裂和異常分化而長成的畸形瘤狀物或突起),俗稱“五倍子”,可入藥或作為工業(yè)原料。
▲蟲癭
二 . 相關運用
鹽膚木在園林景觀中主要作為色葉植物或常規(guī)二級喬木層植物,落葉期有很高的觀賞性,一般和其他常綠植物搭配種植,也可群植、孤植,效果良好。
鹽膚木喜光,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也能耐寒冷和干旱,不擇土壤,在酸性、中性、石灰土和瘠薄干燥的砂土中都能生長,但不耐水濕,生長快,生命較短,是荒山造林的常用樹木。
您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
如果你喜歡我們,請推薦給更多的朋友。
如果你對我們有意見或者建議,我們歡迎你留言。
請記住我們:
環(huán)境與未來|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