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文中,圣人出現(xiàn)32次如下:
第一:圣人(心)清凈無為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粺o執(zhí),故無失。
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第二:圣人愛護(hù)眾生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圣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第三:圣人有德但謙卑而不爭
【圣人】亦不傷人。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是以【圣人】披褐而懷玉。
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
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慧不割(抱一就是不割,道之用為器就是割,能用來控制萬物,不用則任其生滅是為智慧)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
第四:圣人無我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五:圣人無妄語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第五:圣人即傳法也護(hù)法。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度可度者,不可度者即棄之如用過的芻狗)
第六:圣人來到人間為積累功德。
是以【圣人】終日行,不離輜重。(輜重即功德,輜重是行軍的保證,功德是升天的本錢)
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功德就是糧食,積累功德就是提高靈魂能量)
第七:圣人好施舍而愿受一切苦,忍一切辱!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