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說明
本欄目主要對書法內(nèi)容中的一些標準、規(guī)定做以摘錄、總結,以便于更好的學習書法技法。橫平豎直,體型方正為楷書;放縱流動又端正平穩(wěn)為行書,蠶頭雁尾、一波三折為隸書;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為草書……各樹一幟,各有千秋。
他開啟了晚明個性書法的先聲!
陳淳(1483-1544),初名淳,字道復,自號白楊山人。長洲(今蘇州)人。他曾以諸生資格貢入太學,卒業(yè)后,放棄作官的機會,回到蘇州,縱情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生活。陳淳自幼飽學,對于經(jīng)學、古文、詞章、書法,詩、畫,都有相當造詣。書畫學于文徵明,曾嘗游文征明門下,文征明曾笑著對他說:“吾道復舉業(yè)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焙鬄槲恼髅鞯茏?。中年以后,筆墨放縱,詩文書畫均有明顯個性,自立門戶。擅長寫意花卉,與徐渭并稱為“青藤、白陽”。書法以行草書成就最高,是晚明狂草大家。早期小字行草風格接近于文徵明,用筆精細;后期一變?yōu)槁室饪v橫,草書的抒情性得到極大的發(fā)揮。陳淳的書法以行草書成就最高,是晚明狂草大家。早期小字行草風格接近于文徵明,用筆精細;后期一變?yōu)槁室饪v橫,草書的抒情性得到極大發(fā)揮,開啟了晚明個性書法的先聲。
《五絕扇面》 草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草書扇面》
陳淳《游白蓮寺五言詩扇面》草書 南京博物院藏
釋文:秋到白蓮寺,蕭森渾可憐。……
陳淳《草書岑參七律立軸》 紙本 縱181.8厘米 橫71.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雞鳴紫陌曙光寒 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
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 柳拂旌旗露未乾
獨有鳳凰池上客 陽春一曲和皆難 右岑嘉州和賈詩 道復書
鈐“白陽山人”(白文正方)、“陳氏道復”(白文正方)。
本軸書法多以中鋒運筆,使轉圓潤,偶有偏鋒鉤拒,剛柔互濟,書勢飛動雄杰,結體疏放恢張,欹側多姿,頗有米芾書法的意致。儘管本軸未署年款,但根據(jù)行筆老練勁挺及“道復”簽款形式分析,大抵呈現(xiàn)出陳淳晚年書法風貌。
陳淳《致研山老弟尺牘》紙本草書 26.7×23.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春來陰雨。不得一造。怏怏。舊有逋負。未能卽償。媿媿。早晚措置來也。幸寬假一二。外拙畫二帋。送新秀才。聊致期望之意。正廿二日。道復頓首。研山老弟足下。餘素。
陳淳《致道深四弟尺牘》紙本草書 23.9×27.4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八房三郎納婦在此。略略周旋。惜乎不能全備。有同志者。幸原此情。茲因馬清送請書。乘便草草。勿罪閒聒。呵呵。廿五日。道復頓首。道深四弟仁厚。謹空。
陳淳《草書詩》紙本??v34.9公分 ,橫428.1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陳淳是晚明狂草大家,開啟晚明個性書法的先聲。該帖寫于1538年(五十五歲),傳說是醉后所書,好像作畫一般,每行一字至三字,筆墨放縱,運筆提頓扭轉,左傾右倒,或節(jié)制或奔放,如醉歌狂舞,縱橫爭折,線條與墨色交織成不斷變動的畫面,極富律動的美感。
陳淳《草書七言詩軸》 紙本 縱154.6厘米 橫64.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2000北京中國千年傳世書法珍品展(刊于《中國書法)2001年第2期)
草書自作《春日田舍有懷石湖之勝》詩軸釋文:“望湖亭上好春光,儘許游人醉夕陽。亦欲扁舟垂釣去,竹林留我且徜徉。”
“春日田舍有懷石湖之勝。道復?!?/span>
鈐“白陽山中人”(白文正方)。鑑藏?。骸搬ㄕ澳墶保ㄖ煳恼剑ⅰ霸谥灬ㄕ凹摇保ㄖ煳恼剑?。
此書點畫渾厚,筆力老練勁挺,起收之筆以及轉折之處皆沉著有力。整篇佈局與氣勢深得祝允明草書神韻。徐渭曾云“道復花卉豪一世,草書飛動似之”。曾經(jīng)朱屺瞻收藏。
陳淳《五言絕句詩軸》紙本草書 167×31.4cm 蘇州博物館藏
釋文:春流高似岸,細草碧于苔。小閣無人到,風來門自開。道復。
注意:凡投稿獲得優(yōu)秀者,請將原件妥善保存。
硬筆書法網(wǎng)
硬筆書法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