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可以說是我國千年文明積累下的寶貴文化,然而縱然是收錄了4.8萬多首詩歌的《全唐詩》,也不能將過去多如海沙的詩文收集起來,而不少創(chuàng)作者,寫下了很多作品,但是讓人們廣為有印象的也只有寥寥數(shù)筆,比如陳子昂在《登幽州臺歌》中提到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以及慈禧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還不算倒霉的,乾隆皇帝一生寫下了4萬多首詩,竟然沒有一首拿得出手的名文,看來他的功底還算是差了一些。
至于接下來說的這一位,可以說是宋朝最為“低產(chǎn)”的詩人,他一生僅僅有兩句詩文傳世,就連一首完整的詩都湊不出來,卻流傳至今,你肯定也背過,此人的名字叫做蘇麟。
1049年,在朝廷進行隆慶新政的范仲淹,在眾多激烈反對聲音下,心灰意冷,從而希望遠離廟堂之中,來到地方做官,宋仁宗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在1049年,范仲淹擔(dān)任杭州知州,在這里,范仲淹依然沒有忘記國家大事,他積極改革,并且向朝廷舉薦他認為優(yōu)秀富有才干的官員。
在范仲淹的努力下,杭州很快呈現(xiàn)出了一副全新的氣象,大部分有才干的人都先后被提拔升官。然而蘇麟?yún)s高興不起來,他有著十分遠大的抱負,但是擔(dān)任錢塘巡檢的蘇麟,因此常年在外,并沒有多少機會能夠見到范仲淹,因此蘇麟的同僚們陸續(xù)提拔上來的時候,蘇麟還是在巡檢的位置上沒有動彈。蘇麟在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后,對如何吸引范仲淹注意很是花費一番苦心。
蘇麟并不想向范仲淹主動要求舉薦自己,畢竟那樣傳出去名聲也不太好聽,因此他在寄給范仲淹的工作報告中,順便提上了兩行這樣的詩句?!敖畼桥_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眮戆涤髯约簺]有向同事那樣得到重用,是因為地理位置偏遠,范仲淹不了解自己所導(dǎo)致的。
范仲淹的文學(xué)造詣同樣不低,他看到了這封信,自然明白蘇麟是什么意思,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蘇麟這個人,還真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因此他立刻將其推薦了上去,而蘇麟也如愿以償?shù)墨@得了升遷。
這一個故事,被記載在了宋代俞文豹的《清夜錄》當中:“范文正公鎮(zhèn)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公即薦之。”隨著這個故事流傳,范仲淹的慧眼識人和蘇麟的機智成為了一段佳話,而“近水樓臺先得月”,也開始被用來形容某些人或因為搶先而得到利益或者便利的現(xiàn)象,成為了人盡皆知的通俗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