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古龍和金庸,小說風格
作者: 周昀葑
武俠小說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以古龍、金庸、溫瑞安、梁羽生為代表的:四大新武俠小說家。也是代表了中國武俠小說發(fā)展的巔峰。在這里,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古龍,和金庸吧。(畢竟其余兩位的書,我都沒有讀過)
首先,從情節(jié)上講,人們在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時往往會沉醉其中。金庸的武俠小說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其原因之一便是:小說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像我們一般的普通少年,他們憑借天生的幸運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代大俠。
正是因為小說中的主人公和我們是一樣的凡人,所以經(jīng)常和小說中的主人公發(fā)生共鳴,將自己和小說的主人公進行替換,心情也隨之起伏。另外,金庸的小說的結(jié)尾基本不交代主人公的最后的下落,這時候,意猶未盡的我們自動開始“腦補”情節(jié),沉浸在我們自己編織的“武俠夢”中。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14部小說(《雪山飛狐》《連城記》《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雕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不包含《越女劍》)幾乎每一本都是描寫主角如何從一個平民成長為一代大俠的故事,這種寫作手法給人極強的代入感。當然,金庸的書我并沒有全部看完,但是我認為,每一本小說的開頭可能都差不多。
古龍小說的每個段落多以一個個的短句組成,使得整篇小說如同詩歌般富有神韻。古龍的小說情節(jié)還有著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他首次將推理的寫作手法融入了小說,如《陸小鳳傳奇》、《楚留香傳奇》等都是將破案融入了武俠小說,這是古龍在情節(jié)上的一大創(chuàng)新。
古龍的武功則注重“意境”,輕視“招數(shù)”,在古龍的小說中,你幾乎看不到一招一式的打斗,基本都是從側(cè)面對武打場面進行描寫。
金庸與古龍代表著中國武俠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其他作家也為武俠小說的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這一過程中,武俠文化都深深地扎根于我們的內(nèi)心。
曉東微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