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有!獎!
我們結合大家的需要
從上期公眾號留言中
精選了一部分作為我們
公眾號的科普主題
選中留言的讀者憑手機入選通知
獎勵《長江日報》全年預定卡一份哦!
本期入選
主題
《驅蟲藥,吃?還是不吃?》
可以自己給孩子驅蟲嗎?
有的家長一看孩子肚子痛,就認為是孩子肚子里的蟲子在“作祟”,忙不迭地找來驅蟲藥給孩子吃。家長若想給孩子驅蟲,最好帶孩子到醫(yī)院,遵醫(yī)囑用藥。
腸道寄生蟲病,是小兒常見病,為了給孩子打蟲,不少家長便會自行選擇給孩子服用驅蟲藥。對此專家提醒,在用驅蟲藥前必須經過大便化驗,弄清體內是否存在寄生蟲再決定是否用藥。盲目服驅蟲藥,會讓寄生蟲產生或增強抗藥性,給以后驅蟲增加難度,而且驅蟲不當可能會使蛔蟲竄進膽道引起急性膽道蛔蟲癥。
一般來說兒童驅蟲,半年一次就足夠了,不要頻繁吃驅蟲藥,因為即使是毒性低、易代謝的驅蟲藥,吃多了也會對兒童的肝、腎造成損害。
年年打蟲,有必要嗎?
打蟲不是常規(guī)性的。一般來說,生活條件、環(huán)境較差的地區(qū),如果孩子不能常常做到飯前洗手,可以考慮選擇適當時機服用驅蟲藥,如果生活衛(wèi)生條件好,孩子又能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就沒有必要常規(guī)服用驅蟲藥。
雖說孩子不用每年吃打蟲藥,但并不等于說不用管這事了,因為如果感染了蛔蟲,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紫x如果鉆進膽管,會引起膽道蛔蟲癥、膽管炎、膽囊炎;鉆入闌尾,會引起蛔蟲性闌尾炎、腹膜炎;鉆入肝臟,可引起肝膿腫;如果蛔蟲互相盤結成團、堵塞腸道,就會出現(xiàn)蛔蟲性腸梗阻,嚴重的會導致腸壞死。這些情況都會嚴重威脅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一定要重視,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感染蛔蟲的表現(xiàn),一定要及時檢查,及時打蟲。
感染腸道寄生蟲有哪些癥狀?
1、 鞭蟲為人體腸道常見寄生蟲。輕度感染多無明顯癥狀,感染嚴重時,患者可有下腹陣痛和壓痛、慢性腹瀉、大便帶鮮血或隱血。嚴重感染的患兒可出現(xiàn)脫肛、貧血、營養(yǎng)不良和體重減輕。
2、 阿米巴痢疾為人體腸道常見原蟲病。受感染的人,多數為無癥狀的病原體攜帶者,少數可有典型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腹絞痛、膿血粘液便,一日可達數十次??砂橛?span>腹脹、消瘦、貧血等。阿米巴痢疾尚可并發(fā)腸出血、腸穿孔及肝、肺、腦、泌尿生殖道和鄰近皮膚等的膿腫。
3、 賈第蟲病為人體腸道常見原蟲病。受感染的人,多數為無癥狀的病原體攜帶者。急性期典型癥狀是爆發(fā)性水瀉,有惡臭,多伴有腹脹、臭屁和噯氣、惡心、厭食、嘔吐、疲勞及中上腹絞痛等。若不及時治療,多發(fā)展為慢性,表現(xiàn)為間歇性稀便,黃色泡沫狀,亦有惡臭,反復發(fā)作,病程可長達數年。兒童患者可因腹瀉而導致貧血及營養(yǎng)不良。當蟲體寄生在膽道系統(tǒng)時,可引起膽囊炎或膽管炎。
4、 蛔蟲病為人體腸道常見寄生蟲病?;颊呖刹划a生任何癥狀,但兒童、體弱或營養(yǎng)不良者癥狀出現(xiàn)機會多。以反復發(fā)作的臍周痛較常見。有時伴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及便秘。嚴重感染者,特別是兒童,常可引起營養(yǎng)不良、智能和發(fā)育障礙。有時尚可出現(xiàn)精神不安、煩躁、磨牙、瘙癢、驚厥等。部分病人可出現(xiàn)過敏反應,如血管神經性水腫、頑固性蕁麻疹等。除以上癥狀外,有時可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如膽道蛔蟲病、腸梗阻、腸穿孔和腹膜炎等。
5、 鉤蟲病為人體常見且危害較嚴重的腸道寄生蟲病。感染初期,感染處有奇癢和燒灼感,繼而出現(xiàn)小出血點、丘疹或小皰疹。數日內可消失。抓癢可繼發(fā)細菌感染、局部淋巴結腫大。受染后3~5天,患者常有咳嗽、喉癢、聲啞等,重者有劇烈干咳和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癥狀,大多持續(xù)數日自行消失,長者可達1~2個月?;疾〕跗谏杏猩细共坎贿m、隱痛等,后期常因貧血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頑固性便秘或大便潛血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有些患者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碎紙等,通常稱為“異嗜癥”。貧血為鉤蟲病的主要癥狀,重度貧血患者皮膚蠟黃,黏膜蒼白,并可導致頭昏、乏力、心悸、水腫等心功能不全癥狀。兒童重癥患者可致發(fā)育障礙。
6、 豬肉絳蟲病和囊蟲病。患者一般也無明顯癥狀,少數有腹部隱痛、消化不良、腹瀉、體重減輕等。糞便中發(fā)現(xiàn)白色片狀物(節(jié)片)是最常見的就醫(yī)原因。當人誤食豬肉絳蟲的蟲卵,蟲卵在人體內發(fā)育成幼蟲(囊蟲),就會患囊蟲病。囊蟲主要寄生在皮下、肌肉、眼和腦等組織內。對人的危害比絳蟲大得多。侵入皮下或肌肉的囊蟲形成結節(jié),可自覺肌肉酸痛無力、發(fā)脹;寄生于腦部可引起癲癇發(fā)作、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肢麻、聽力障礙、精神障礙等,寄生于眼的可引起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7、 蟯蟲病。蟯蟲,線頭狀,乳白色,是寄生在腸道內的小型線蟲,可以引起蟯蟲病。當人睡眠后,雌蟲移行到肛門外大量排卵,排除的卵就粘附在肛周外的皮膚上,主要引起肛門和會陰部皮膚瘙癢,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繼發(fā)性炎癥。此外,患者常有煩躁不安、失眠、食欲減退、夜驚等表現(xiàn)。如果雌蟲在肛門外產卵后進入陰道、子宮、輸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即可引起陰道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及其他炎癥。
驅蟲有年齡要求嗎?
兩歲以下的兒童,肝臟發(fā)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數驅蟲藥中都含有影響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會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損害,引起轉氨酶升高和厭食癥。兩歲以下兒童防治腸道寄生蟲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衛(wèi)生,切斷接觸蟲卵的來源。
服用驅蟲藥注意事項
1、驅蟲藥最好在空腹或晚上睡覺前服用,這樣能使藥力較易作用于蟲體。某些驅蟲藥具有一定的毒性,應用時必須注意劑量。 劑量不足,蟲體沒有被麻痹,蟲體受到藥物刺激出現(xiàn)游竄,易引起腹痛、腸梗阻和膽道蛔蟲等,而且驅不出來。劑量過大,易中毒而且損害肝臟, 因此,要避免常服或過量服用驅蟲藥。但是,肝、腎功能不全、脾胃虛弱、急性發(fā)熱的兒童應慎用或禁用驅蟲藥。
2、水和植物纖維能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及時把被藥物殺死或麻痹的蟲體連同糞便一起排出。因此要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含纖維素高的食物有谷類、堅果、新鮮蔬菜(芹菜、韭菜、菠菜等)。禁吃辛辣熱等刺激性食物,否則容易引起便秘而影響驅蟲效果。
3、此外還要少吃油脂類食物,多吃酸性食物。因為驅蟲類藥多為脂溶性藥物,且只在腸道內發(fā)揮局部治療作用。如果攝入過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促使驅蟲藥在體內被吸收,既增加了對人體的毒性,又降低了療效。
如何預防寄生蟲?
1、 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潔瓜果;
2、 飯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 徹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燒烤或進食火鍋時。
4、 教育小兒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習慣;
5、 最好給兒童穿死檔內褲睡覺,以防止他們抓撓肛門;
6、 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
7、 加強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8、 不隨地大小便,加強糞便無害化處理,不用新鮮糞便施肥;
9、 農村應推行糞便無害化處理,在田里工作時須穿上鞋子;
10、加強家畜管理,城市不養(yǎng)雞、鴨、鵝;
11、托幼機構、學校應定期檢查糞便,及早發(fā)現(xiàn)寄生蟲病兒,以利徹底驅蟲。
專家提醒
1、孩子腹痛有多種原因,首先要排除外科急癥,驅蟲治療前首先明確診斷,根據寄生蟲的特點選擇用藥。
2.為使藥物充分接觸蟲體,宜空腹服,同時不能吃消炎藥,驅蟲藥中含有毒素,與消炎藥相結合可能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對健康不利。
3.驅蟲藥本身無導瀉作用,且孩子腸蠕動弱,不利于排出毒死的蟲子及殘余的藥物,因此應根據孩子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在服藥數小時后吃一些緩瀉藥物,但要注意的是一旦有了腹瀉的效果應立即停服。
4.大多數驅蟲藥需經肝臟分解代謝,對于兩歲以上兒童來說,肝臟已經發(fā)育完全,適量用藥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兩歲以下兒童的肝臟還在發(fā)育之中,驅蟲藥中所含的一種叫甲苯咪唑的物質會對孩子造成肝功能損害,一定要慎用。
5.有些寄生蟲病不能單純依賴服藥治療,如蟯蟲常在肛門周圍或直腸排卵,父母可在每晚的十一二點用手電照孩子肛門,如果看到有白色的成蟲或蟲卵,則可用棉花棒擦去,連續(xù)擦幾天,可以不用吃藥,也可以用中藥百部煎湯外洗。
6.有的家長,一發(fā)現(xiàn)孩子面黃肌瘦、食欲不振,未經檢查便認為有蟲,盲目給孩子服驅蟲藥后不見蟲體排出,又再服,以致影響了孩子的健康。其實只有在查了大便確定有蟲卵時,才能給孩子服驅蟲藥,一般只服一次,不能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