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老公女兒回老家,陪媽媽逛商場,銷售員看見老公問,阿姨這是您兒子?媽媽笑著回答,不是,我沒兒子,是老絕戶!雖然笑著,我看出了老媽的“心酸”,與其說心酸,不如是卑微更貼切。這句絕戶,我從小聽到大,正因為家里三個姐妹,每逢媽媽和人聊到生了沒兒子的話題,就是刺耳的絕戶。其實32歲的我,雖然在農(nóng)村長大,對于農(nóng)村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從來不認同,不是因為我是女孩,而是爸媽因為沒生男孩而產(chǎn)生的自卑感?。?!比如村里有人會因為這個當面刺激你,說一些不中聽的話,可是父母從來都是悻悻走開,暗自傷感。對于這些,兒時懵懂,長大頓悟:絕戶的背后是人性,人性的背后是人格,人格的背后確是我們該適應(yīng)社會背景不斷發(fā)展下的人與人的和諧!而不是隨意把他人尊嚴踩在腳底,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