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友誼,簡單真誠,喜歡就和你玩,不喜歡了就絕交。
成年后的友誼,復雜虛偽,有價值才結交,再不喜歡,都不會表現在臉上。
成年人之間的友誼,必須懂很多潛規(guī)則。
例:不直接答應就是拒絕,考慮考慮就是表示有可能幫忙,但,得看你后續(xù)的態(tài)度和表示。
信息不回,電話不接,就是明白的絕交。
不要給自己找理由說什么沒看見,沒聽見,就算當時沒看見,在乎你的,也會在事后聯(lián)系你,如果沒有,那么,恭喜你,請你出局了。
不要去問為什么?可解釋的理由五花八門,但,沒有一條是真的。
成年人之間的離開,往往都是悄無聲息的。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
當一旦有利益共同體了,再閃亮出場,一句:嗨,好久不見,相互都不尷尬。
有時候,其實,不想懂。
俗話:自古真情靠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這些潛規(guī)則,其實,就是套路,進可攻,退可守。給彼此一個顏面,不撕破臉皮。
久在江湖混:古話必須記得:人情留一線,日后好見面。
雙方如果都懂,都是明白人還好,如果一方不懂,或者說是不想懂,那就有些尷尬了。
其實,成年人,這些套數都懂,只是,對某些人,某些事,不想懂而已。
套路,一般情況,都是有針對性的,泛泛之交的,不太熟悉的,非親非故的。
對家人,對親人你會玩這些嗎?
不會,非但不會,你還會反其道而行之,該說不該說的,你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說,
你不會考慮著話該不該,你只會想著,這事,這人對家人的影響。
至于那些套路,那些為人處世之潛規(guī)則,滾一邊去。
也就是說,凡是對你用上潛規(guī)則和套路的,其實,都是關系不到位的。
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好伙伴,高興了就一起瘋笑,不高興了,也許會指著鼻子鬧,
但,事后都不記仇,太了解了,都把彼此當成自己人。
換成其他關系,你會嗎?
也許,真正難堪的是:你把對方當自己人,而對方卻把你當陌生人吧。
你 對對方掏心掏肺,對方卻對你玩心眼,耍套路,甚至,用著成年人交往的那套潛規(guī)則。
有句話;交淺言深,大意是:你們之間的交情還很淺,就不要說的那么深沉了,不該說的話要有所保留。
問題是:她認為淺,你卻認為深。
你自以為是的一番好意,很有可能,對方嗤之以鼻不說,還嘲笑你是一個多管閑事的傻逼。
某朋友就遇見過這事,讓她好一番懊惱,之言她是新一代最牛傻逼。
當今這社會,什么關系最鐵?答:一起同過窗的,一起嫖過娼的,一起下過鄉(xiāng)的,一起扛過搶的。
朋友遇見的,恰恰就是最純真的同過窗的,不但同窗,曾經還非常鐵。
她以為,這交情可以暢所欲言,未料,幾十年過去了,早就物是人非了。
朋友說:她不是不懂,是沒有想到,老同學也會這么耍套路,讓她很尷尬。
其實,她就是犯了一個典型的錯誤,那就是:自以為是,交淺言深了,
有些關系,以前再好,幾十年過去了,早就物是人非了,
話又說回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知心呢?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你又如何知道深淺呢?
能真正傷害你的,往往都是你特別信得過的。
只有你特別信任的,你才會知無不言,掏心掏肺,對方也知道,你的死穴在哪里,從哪里捅,才能傷你最深。
說是真心換真心,未必,哪得看運氣,看你遇見的是白蓮花還是綠茶婊,是羊還是狼了。
這年頭,莫得幾十年的交情,沒有幾代人的了解,有幾個敢真正的掏心?
年齡越大,交朋友的幾率越小,圈子也會越來越小。
慢慢的,開始做減法,減少虛偽朋友,減少無用社交,
人是群居動物,對朋友,不是不想交,是怕了,
幾十年的摸爬滾打,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看多了,聽多了,更親自體驗多了。
寧可孤獨,不可違心,不敢亂交。
中年后還能一起瘋耍的朋友,幾乎都是年少時的好友。
成年人的世界,一邊都耍著套路,一邊又特別不想懂這些潛規(guī)則。
多點真心,少點套路吧,
其實,最大的套路,就是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