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己椒藶黃丸,這個方劑也是出自《金匱》里面,(右腹脹,腸間有水氣,大便不出)
從升結腸到平結腸這個部位,也就是在肝下,這個部位出現右腹脹,腸間有水氣就是腸道里面有碌碌聲,有時候在右腹出現小皰塊痞塊,用力一按會聽到里面有水鳴聲,有的時候是氣鳴聲,就是說它會跑。而大便不出,這是己椒藶黃丸的主治。 這就是水飲之氣全聚積在這部位而造成腸道下半部分干燥,這是水的濕氣與燥氣在腸道當中分成兩極,一方面是屬于其水積聚在一方,一方是腸燥大便干燥不出,這方劑出自金匱,主要癥狀是腸間有水氣,在金匱原文里面,是叫腹?jié)M,口舌干燥,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這是金匱的原文。我們先看倪海廈的文章,我再給大家講下這個金匱里面的用法。
此方出于金匱,主要癥候是"腸間有水氣",也許由于過于簡短的陳述,使得很多中醫(yī)不知道如何使用它,而實際上卻是非常好用的處方,我常常使用此方其治病效非常神速。
中醫(yī)對于便秘有分許多種不同的處方,此方是用在大便阻塞在升結腸及橫結腸的交會點,也就是說在肝臟的正下方,其阻塞發(fā)生時,病人會顯現出腹脹滿,排氣多,口燥渴,腸鳴不斷,甚至于小便不出,身發(fā)黃,無胃口等肝病癥狀,時常會誤導醫(yī)師診斷。我查癥狀時必先用手按右腹,病人每有拒按的現象,
拒安是實證,為什幺屬于實癥?我們還用陰陽法眼去看待一個問題,你去按他,那幺對他來說是至者為陽,你要是向外提那對他來說就叫去者為陰,病人出現了拒安,也就是說里面出現了實證才懼怕其實,按對它來說是至者陽,里面出現了實癥,必然來說病加重那就拒按,他不舒服。
而且伴隨腸鳴水聲,此藥必須配合芒硝湯合服,(芒硝湯也是會潤腸的,它是調津液的)才會有效,病人服后會排出如片狀的大便,而且有大量水一起排出,當濁糞一出,脹氣退,水腫消,黃疸退,小便出,病人體力就會恢復過來。
包括有肝炎,就是說肝有其疾病,同時有傷精,在右腹部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我治療過,出現的是痞塊,就是在升結腸的部位,按之可推,可走動,用力按的時候會聽見里面有氣鳴聲,這也屬于怪癥,病人在西醫(yī)檢查任何病都沒有,但病人肝氣虛經常成夜睡不著覺,但檢查卻正常,那個氣疙瘩用B超看也看不到,怎幺能看到呢?這本身是一個氣,水飲也看不到,但病人的感覺是極其不舒服,這種情況,用什幺方劑,現在可以跟你們說,用大柴胡湯和己椒藶黃丸。
只要能認識此病,就是說你會去分析就能治這病癥,你也不要管它是什幺情況,有的病名你分辨不清楚你就不要去管他這些名字,因為畢竟是名相,名相的東西全部都是假的東西,要認識到里面的真實的東西,你看西醫(yī)造的疾病越來越多,每年都有很多新的疾病,定名有什幺用?徒增病人的心里擔負只能把病人嚇怕了,動不動這病來了動不動那病來了,又是這病又是那病,每時每刻都在增加新的病名,同時這病名的出現都是亂用藥治出來的,也就是說本來就沒這樣的病,這是亂用藥治成的壞癥,又重新命名了一個病名,為什幺?它是不承認自己的過失,新出來的病情是我治療的結果?它肯定不會說,它肯定說你又生出來什幺疾病,如果當初我不給你如是如是治,你可能會更嚴重,就是這樣的方法,所以有了陰陽法眼后看這東西就很清楚,治療疾病,名相的問題要去掉,名相都是假的東西,要從里面的病因病機和病癥去考慮,分析病的方法和治療的方法都離不分陰陽,要用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的方法看問題,就如同我所傳給大家的陰陽一樣?陰陽本身是一個精,精分陰陽,這陰陽中分動態(tài)陰陽靜態(tài)陰陽,這就是一分為二二分為四,一切的道理很簡單,只要你能掌握它。
很多中醫(yī)不識此癥,又不敢用芒硝,試問又如何能治好此病呢?此癥又是很常見的,中醫(yī)之所以讓人詬病,就是庸醫(yī)太多,如果你能找到很優(yōu)秀的中醫(yī),其治病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大病來說大家可能沒治過,對治感冒癥狀大家可能嘗到甜果了,感冒以前用西醫(yī)辦法治,這邊燒退了之后身體出現了乏力浮腫各種病出來了,一周兩周或半個月身體才會好,現在用了中藥一兩劑藥可能就好,立竿見影。大家已經嘗到了中藥的甜頭,對于很多的一些,如果來說精氣比較足,邪實的情況治起來是很快的,最怕的就是屬于精氣已經不足了,現在的很多的病能夠到達你中醫(yī)手里面,這病人死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說死了七八分,一方面要補精氣一方面要去邪氣,忙的焦頭爛額,甚至有的病你還救不過來。
這是中醫(yī)的現狀,這問題出在什幺地方?除了出在是輿論引導外,與病人也有很大關系,在我臨床診斷當中,就有很多的病人到我這看病,會說什幺話?中藥還要熬,說回家熬藥好麻煩,麻煩就不要來吃我的中藥,不熬藥來我這治什幺病,這不是搗亂嗎?這是病人自己造的因,然后必定食其果,熬藥麻煩然后生出許多簡潔的辦法,這都不可取的。我們看仲圣,該是湯藥就是湯藥該是丸藥就是丸藥,有的時候把湯變成丸有的時候把丸變成湯。我們比如說理中丸,仲圣可以把它改成理中湯,丸不及湯,該用什幺的時候就要用到什幺,想懶省事,實際上是自己在造自己的因,如果今后大家有緣能夠作為中醫(yī)生給大家看病時,你就會看到各種病人奇形怪狀,什幺人都有。好我們接著再看:光是此45號,如此簡單的處方就有超過95%以上的中醫(yī)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中醫(yī)處境如此,實在堪虞。
倪海廈寫的還是比較樂觀的,95%在我看來就比較樂觀。
處方內容 : 椒目, 葶櫪 ,.......................
禁 忌: 須經醫(yī)師處方 . 原方出自金匱要略.
副作用 : 無. 不對癥使用, 只有下利較多 . 一停止服用 , 利就自止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