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體的邊緣有牙齒的痕跡,在中醫(yī)理論里稱為齒痕舌。齒痕舌,多因舌體胖大而受牙齒邊緣壓迫導致。因此,齒痕舌常常與胖大舌同見,多屬脾虛,虛證。
齒痕舌病因,多由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阻于舌而古體胖大,受齒列擠壓而形成因痕,故齒痕常與胖嫩舌同見,一方面由于舌體水腫,屬脾之陽虛而濕盛,另一方面由于舌體肌肉松弛,張口不足,屬脾之氣虛。
陽虛型齒痕舌:舌質談白,舌面濕潤多津,或舌面水滑,舌體圓大胖嫩,邊有齒痕。面色蒼白或青黑,倦怠喜臥,口淡不渴,神疲乏力,納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溫方舒,尿清便塘,胃寒肢冷,或見浮腫,脈沉微。治則:辛溫補陽。
氣虛型齒痕舌:舌邊齒痕,舌質淺談,舌苔薄白,舌體胖嫩,氣短懶言,面色恍白或痿黃,頭重身腫,倦怠乏力,自汗,飲食減少,食后腹脹,泛惡欲吐,大便溏瀉,脈細弱無力。治則:補中益氣。
可見,齒痕舌由脾虛引起,根據癥狀、病因分為氣型型和陽虛型。在治療齒痕舌時,可服用健脾養(yǎng)胃中藥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