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去上學了。”
“媽媽,今天可以不去上學嗎?我想在家里?!?/p>
“媽媽,上學實在是太無聊了,一點都不好玩,我不想去。”
以上這些話,幾乎每個孩子都曾說過。
有的時候,孩子不是早上裝病,就是向爸媽撒嬌,總之就是死活不愿意去學校。
甚至有的時候,家長還會接到老師的電話,稱孩子想要回家,在教室里大哭大鬧。
遇到孩子不想上學,有的家長強拉硬拽地把孩子拖到學校,有的家長是拿零食引誘諄諄告誡,也有的家長大發(fā)雷霆又打又罵。
然而,這并沒有什么用,孩子還是不愿上學。
為什么孩子不喜歡去上學呢?有可能是你經(jīng)常向孩子說這5句話!
1
“你再這樣下去,上學了可怎么辦”
當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都禁不住暗暗發(fā)誓:
“我們將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在未來漫長的人生旅程中,不想再讓孩子經(jīng)歷我們曾經(jīng)的世事艱難,只愿孩子過上快樂幸福的日子。”
從此,你便害怕孩子受傷害,事事代勞,包辦一切。
孩子的每一次嘗試,都會流露出緊張的神色,反饋給孩子的是恐懼,并且阻止孩子去冒險。
久而久之,為孩子埋下了成長的隱患。
孩子已經(jīng)到了上學的年紀,還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穿衣服……
這時候,你心里有些擔憂,害怕孩子上學后,不能照顧好自己。
于是你忍不住發(fā)出類似的牢騷,“你再這樣下去,上學了可怎么辦”。
當你這樣說時,孩子可能會恐懼,失去了上學的信心,漸漸地變得不喜歡上學。
2
“不聽話,放學就不來接你”
“你要是不聽話,放學了我就不來接你?!?/p>
相信很多父母都說過類似的話,這樣做雖然能讓孩子不哭不鬧,但長期這樣難免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因為孩子真的會當真。
你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卻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情緒,最終會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不安全的種子。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對孩子來說,最大的恐懼,不是被罵,不是被管,而是爸爸媽媽說,我不要你了。
父母做這件事,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當你經(jīng)常對孩子說這句話,無疑是在傷害孩子的心。
讓孩子對上學沒有安全感,擔心爸爸媽媽離開后,就再也不去接TA了。
3
“等你上學了,就知道爸爸媽媽有多好了”
這句話一說出來,不經(jīng)意間就流露出父母對老師的不信任。
孩子本身就是敏感的,父母這種對老師的不信任也會傳遞給孩子。
從而先入為主,孩子會認為老師好兇,老師不會像爸爸媽媽那樣愛TA。
這樣肯定會導致孩子不喜歡上學,甚至是厭惡上學。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是忘我的,也是義務和責任,如果父母不愛孩子的話,就不是盡職的父母。
但愛學生,也是老師的天職,老師對學生的愛,絕不可能是忘我的,而應該是盡職。
因為老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既然做老師,自然應該把工作做好,做不到就是失職,這是工作性質決定的。
所以,不要跟孩子說這句話,只會讓孩子失掉對上學的興趣。
4
“等你上學了,就沒有這么開心了”
孩子上學前,有些父母會對孩子說這句話。
這會讓孩子覺得學校會限制他的自由和活動,讓孩子對上學產生抵觸情緒。
孩子都是比較好動的,好動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活動很容易,讓孩子安靜卻很困難。
當孩子知道學校是束縛他們的地方,孩子還會喜歡上學嗎?
上學,是孩子的必經(jīng)階段,是孩子的使命。
孩子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就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所以,為了這個使命,孩子必須要學習忍耐,學會放棄,學會控制,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
眾所周知,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很輕松很舒服的事情!
要想將來有所成就,就必須付出努力。
孩子還小,他還不懂得這些道理,他只知道上學會束縛他,讓他不開心。
所以,父母作為孩子的終身老師,不要經(jīng)常對孩子說這句話,可以告訴孩子:
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要想過上幸??鞓返纳睿敲淳捅仨氁?,必須要上學,這是你學習的責任。
5
“再不聽話,就讓老師收拾你”
在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剛開始還會耐心地哄孩子,可是看到孩子一直在哭后,往往就會立刻發(fā)火,就沖著孩子大吼:“你再不聽話,我就讓老師收拾你”。
這句話不亞于,“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來抓你!”
這句話,不僅會削弱父母的威信,還會給孩子制造這樣一個印象:
“學校是一個可怕的地方,老師是一個可怕的人,只有不聽話的孩子才會被送去那里,接受懲罰和管教。”
當孩子經(jīng)常聽到父母這樣的“恐嚇”后,他對學校和老師的懼怕就會不斷強化,變得不愛上學。
所以,希望各位家長:
不要讓孩子覺得學校是一個多么可怕的地方;
不要拿老師來要挾孩子,更不能說不聽話就讓老師收拾你之類的話。
孩子去上學,是他從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學校就是一個縮小的社會,每個剛上學的孩子都會一段適應期。
為了讓孩子盡快適應上學,喜歡上學,那么就請家長不要經(jīng)常對孩子說以上這5句話,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