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蜉蝣
父母最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1
百依百順的愛
讓孩子越來越?jīng)]有分寸
表姐的孩子小凡是在一個典型的6+1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四個老人,一對年輕的父母,六個大人的生活完全圍著孩子在打轉(zhuǎn)。
作為兩個家族里唯一一個孩子,小凡在家里往往是說一不二,玩具喜歡就買,不喜歡就換這是常事。
周六表姐來問我家附近那家幼兒園的情況,我不太了解,于是就陪她去幼兒園走了一趟。
我很奇怪,問她:“小凡不是已經(jīng)在幼兒園了嗎?怎么還找幼兒園?”
表姐說:“別提了,小凡在家哭著鬧著不去幼兒園,沒辦法,只好給他換一家?!?/p>
上周三,小凡從幼兒園回來之后就一直哭鬧說再也不去幼兒園,一家人急壞了,想到網(wǎng)上說的幼兒園老師虐童事件,一家人的心都揪了起來。
問了半天才問清楚,原來小凡那天在幼兒園課外活動時,抓了一只毛毛蟲放在一個小姑娘頭上。
小姑娘嚇得哇哇大哭,帶著班上好幾個膽小的女孩都哭了,幾個老師把孩子安慰好后,就找小凡算賬,批評了小凡一通,讓小凡向小姑娘道歉。
在老師的威懾下,小凡道歉了,但是回到家后,積攢了一肚子的委屈就爆發(fā)了,死活鬧著再也不去幼兒園,說討厭老師,老師壞。
孩子的爺爺看著哭鬧的孫子,心疼不已,連忙哄道:“不去不去,小凡說不去就不去!”
于是第二天,小凡就沒去幼兒園了,小凡爺爺奶奶還去幼兒園把老師給投訴了。
但是孩子也不能天天待在家里啊,于是孩子的奶奶大手一揮:“孩子不喜歡就換一個嘛,多大點事!”
于是才有了找幼兒園這件事。
我聽了之后都驚呆了,這哪是孩子,這就是個祖宗??!
“不喜歡就換!”家長以為自己是在愛孩子,不虧待孩子,但實際上,這樣毫無原則的愛只會讓孩子越來越?jīng)]有分寸。
現(xiàn)在孩子不喜歡幼兒園就給孩子換幼兒園,以后孩子不喜歡小學,不喜歡初中,不喜歡高中,不喜歡大學,你也給他換嗎?
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百依百順,繼續(xù)下去,只會越來越讓孩子對事物淡漠,越來越不懂得珍惜。
2
替孩子做得太多
折斷了孩子的翅膀
我們總是能看到,送孩子上學的父母,書包都是大人背著,孩子一身輕松的蹦蹦跳跳往前走。
在家更是如此,家長恨不得什么都幫孩子做了,于是三四歲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會做任何家務事,十幾歲的孩子離開家長連飯都吃不上。
不是他們天生低能,是他們根本沒有動手的機會,生活上的一切,都被父母包辦了,他們只需要負責學習,負責玩,負責長大。
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進的孩子。
“天才少年考上大學,竟因為沒有自理能力被退學!”
“歸國博士沒有工作,僅靠母親養(yǎng)老金茍活!”
“23歲神志清醒、四肢健的全年輕人,因無人照料,竟然餓死家中!”
太多觸目驚心的新聞告訴我們,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折斷了孩子的翅膀。
教孩子系鞋帶很麻煩,于是父母花了三秒鐘幫孩子系鞋帶,并且安慰自己,沒事,孩子長大就會了。
怕孩子把碗摔了,于是父母從不讓孩子洗碗,安慰自己,沒事,孩子長大就會了。
怕耽誤孩子學習,于是父母從來不讓孩子洗衣服,安慰自己,沒事,孩子長大就會了。
在孩子小時候,你什么都沒教給他,孩子什么生活技能都不會,等孩子長大了,他的確跌跌撞撞的學會了,但是長大成人的他本該開始賺錢養(yǎng)家,可是他卻只學會了基本的自理能力。
人的能力是循序漸進的,一個從來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絕不可能在18歲的第一天,就忽然可以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照顧好自己。
更不可能在大學畢業(yè)后立刻就能兢兢業(yè)業(yè)工作、方方面面周全、和領(lǐng)導同事相處良好。
沒有一個孩子會一夜長大,父母現(xiàn)在什么都幫孩子做了,等孩子長大后,父母不能再照顧孩子了,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其實那種從不教孩子獨立的父母,才是最無知最殘忍的。
3
你以為你在愛孩子
其實是在害孩子
人人都羨慕富二代,認為富二代家境優(yōu)越,在家有傭人照顧,出門有司機開車,什么苦都不用吃,只需享受。
但是正因為他們家境好,父母反而更會讓他們吃苦:
霍啟剛和郭晶晶帶著兒子下地插秧;
李嘉誠稱從沒有用車送過自己的孩子去上學;
劉燁曾談到自己家的孩子穿的是舊衣服;
王中磊也說兒子自己賺零花錢;
樂嘉帶著4歲的女兒,徒步7天,穿越74公里的沙漠……
因為這些有遠見的父母深知,孩子只有學會吃苦,才會珍惜生活,才能優(yōu)秀的長大。
教育專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p>
父母把孩子當寶貝,處處保護孩子,可是生活是公平的,該下手時它絕不會心慈手軟,陌生人也不會因為他是誰的孩子就對他處處優(yōu)待,處處照顧。
父母現(xiàn)在能照顧孩子的生活,讓孩子無憂無慮的長大,等孩子需要獨立生活時,就會束手無策;
父母現(xiàn)在將孩子保護得無微不至,讓孩子在溫室中享受陽光,等孩子走出溫室,就無力承受世間的風雨;
父母現(xiàn)在一味的滿足孩子,讓孩子無法無天的成長,等父母無法滿足孩子,就會毀了孩子,也毀了自己。
在父母的溺愛和嬌慣中長大的孩子,他的幸福很可能僅限于童年。
即使父母有知識、有遠見、有策略,也無法保證可以溺愛、袒護孩子一輩子,給孩子獨立的意志和自主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世上有很多溺愛孩子的父母,他們以為事事順著孩子就是愛,以為只要孩子高興就是愛,從來不考慮這種愛是飲鴆止渴。
武志紅曾說:“愛是一個極度危險的東西,常常導致傷害,并且越愛越容易導致傷害?!边^度溺愛,就是這樣一種危險的愛。
所以有時候,父母的無私不是偉大,而是愚蠢。,一味的嬌慣孩子,溺愛孩子,只會越愛越心寒,越愛越成了傷害。
因為總有一天我們會退出孩子的生活,他們終將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必須要面對的壓力、必須要吃的苦、必須要忍受的不被滿足,如果父母非要代勞,那么所有現(xiàn)在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日后都可能變成孩子爬不出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