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逗媽。寶寶的成長期也是媽媽的修煉期,在這里我將與各位分享有關寶寶喂養(yǎng)的知識以及輔食的制作,期待與大家一起成長】
觀察研究寶寶的便便是每個媽媽的必修功課。大部分媽媽都會發(fā)現(xiàn),寶寶添加輔食后,便便就不再是軟軟的,開始變硬,而且次數(shù)也少了很多。
是便秘還是攢肚子?
首先,我們需要做判斷。攢肚子是寶寶對母乳進行充分消化吸收后,由于食物殘留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最終導致2-3天或4-5天排一次便便的現(xiàn)象,排出的便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排便不痛苦且無硬結(jié)。
而便秘不僅僅是指便便次數(shù)減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結(jié)、干燥、排出困難。有時便便堅硬擦傷了腸粘膜還會表現(xiàn)為在便便上粘有血絲或黏液,大而硬的便便會造成肛裂、肛門疼痛,使孩子食欲減退、腹脹、左下腹可觸及糞塊,這一點和攢肚是截然不同的。
寶寶在接受新的食品時,容易出現(xiàn)便秘,這是一種較常見的癥狀,屬于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為輔食過細,纖維素攝入不足;飲食量不足,腸道內(nèi)殘渣較少,大腸蠕動無力;高蛋白過量攝入,造成便便干結(jié)。
寶寶便秘后,會影響正常新陳代謝,從而讓寶寶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下降,危害很大。
便秘了,該怎么辦?
答案并不復雜,寶寶吃的輔食過于單一,或者輔食里蔬菜、水果的量不夠,亦或者是喝水喝的太少。
1、立即停掉給他添加的輔食。適當喂蔬菜泥、桃子泥等含纖維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較大的寶寶可加些滑腸的食物,如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
2、多喝水。應增加便秘寶寶的喝水量與喝水次數(shù),夏天更要增加寶寶的飲水量。
3、給寶寶按摩。媽媽手掌向下,平放在寶寶臍部,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法可以加快寶寶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并且有助于寶寶消化食物。
如果以上方法都沒有緩解寶寶便秘情況,寶寶便秘反而嚴重,那么要及時帶寶寶去醫(yī)院治療。
吃輔食后,正常的便便該是啥樣?
如果寶寶消化良好,便便應該是黃色條狀的。不過剛開始嘗試輔食的寶寶,便便不一定馬上成形,可能還會是糊狀的,有時候?qū)殞毜拇蟊憷飼胁巳~、胡蘿卜碎末等,不一定是不消化,只是營養(yǎng)沒有吸收而已,不必緊張。
但是有些情況大便是不正常的,比如水便、蛋花樣便等。
純母乳喂養(yǎng)兒
未添加輔食前,便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藥膏狀,或有種樣的顆粒,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呈酸性反應,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shù)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而照常增加,不能認為有病。
添加輔食后,便便次數(shù)可以減少。1周歲以上的小兒大便次數(shù)減至一天一次。
奶粉喂養(yǎng)兒
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zhì)較硬,呈中性或堿性反應。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質(zhì)多,有明顯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則排便次數(shù)增加,便質(zhì)柔軟。
混合喂養(yǎng)兒
無論母乳或奶粉喂養(yǎng),若同時加食淀粉類食物,則便便量增多,硬度比單純奶粉喂養(yǎng)稍減,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將蔬菜、水果等輔食加多,則便便與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時,便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xiàn)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如果沒有腹瀉,不必停止加輔食,數(shù)日以后胃腸習慣了,這種情況隨之消失。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賬號(微信號:nice_do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