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劉建國教授參觀了意大利一座有機垃圾堆肥場后頗有感觸,隨寫本文。垃圾分類和有機垃圾堆肥,不僅在中國的現(xiàn)實很“骨感”,在意大利也是如此,收著90歐一噸的垃圾處理費,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 ◆ ◆
2016威尼斯生物質與廢物能源化國際會議安排參觀了意大利BASSANO有機垃圾厭氧消化處理廠。
該廠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設計,一直到2000-2003年才建成投產。該廠年處理源頭分類收集的有機生活垃圾35000噸,綠化廢物6000噸。采用干式(40%含固率)厭氧消化+沼渣堆肥工藝。
有機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效果一般,仍含有較多雜質,大多用塑料袋包裝,前端需破袋、破碎,磁選,與部分綠化廢物混合后篩分,8cm之下進入三個圓柱型厭氧發(fā)酵罐(D15m,H20m,容積約2400m3),活塞泵送連續(xù)進料,停留時間1個月,沼氣攪拌,蒸汽加熱物料,47℃中高溫發(fā)酵,甲烷含量60%,利用三臺燃氣內燃機發(fā)電,年發(fā)電量約1000萬度,電量基本滿足廠內自用,多余時可上網(wǎng)出售,不夠時從電網(wǎng)購電。沼渣離心脫水后,與綠化廢物按4:1配比條垛式好氧堆肥,規(guī)模約5000噸/年,進料含水率60-70%,一次發(fā)酵1個月,堆體溫度70℃,二次發(fā)酵2個月以上(現(xiàn)場看到的一堆自5月份開始二次發(fā)酵?。?,堆肥產品含水率約40%,篩分后精堆肥約占50%,免費提供給周邊居民或公司使用,因倉庫容積限制,淡季需付費請公司運走,另外50%篩上粗堆肥送焚燒廠焚燒處理。一次發(fā)酵車間全密閉微負壓作業(yè),臭氣抽出后先濕式洗氣脫酸,然后進入用木屑做填料的生物過濾池除臭,濾池占地面積較大,除臭效果良好,填料約3年更換一次。貯料倉滲濾液和沼渣離心脫出液用管道送至2km外的污水處理廠處理。
公司非私營,僅接受周邊75個municipality有機垃圾,每噸垃圾處理收費約80-90歐元,保本運行。工廠建在填埋場邊上,周邊200米左右即有居民,多年來都有居民投訴,因此特意建立娛樂中心供周邊居民免費使用,一年4次與居民圓桌公關交流,化解鄰避。
有機垃圾厭氧消化處理工藝流程
可以看到垃圾的源頭分類效果并不好
參觀后整體感覺可概括為四“難”:
一、垃圾源頭分類難,不單中國難,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現(xiàn)代公民社會如意大利也難。意大利推了多少年了也就這樣,有機垃圾中依然有不少塑料、紙張、金屬,玻璃,工廠工程師介紹說他們也做了很多宣傳教育工作,但結果仍不理想,他們也很無奈。我們推垃圾源頭分類也得有耐心有恒心,短時間之內成功不可能;
二、生物處理臭味控制難。有機生活垃圾就是臭,不只是中國臭,意大利也臭,廠區(qū)特別是進料、分選設施周邊,味道還是很醇厚,沼渣堆肥更臭,但改造成全密閉負壓作業(yè),氣體全部抽出濕式洗滌與生物濾池除臭后大為改觀,即使如此,依然會有投訴;
三、沼渣土地利用難。經(jīng)過源頭分類、前分選、厭氧、好氧、腐熟、二次分選,得到進料量5%左右的精堆肥,品質應該說挺好了,也只能白送給農戶,有時還送不出去,需要花錢請別人利用,粗堆肥更是只能付費委托處理,現(xiàn)實很是殘酷;四、有機垃圾生物處理盈利難。該廠處理每噸垃圾收費約80-90歐元,全部來自于政府從居民那里收的垃圾處理費,僅能保本運行,沼氣發(fā)電勉強夠廠內自用,精堆肥免費提供,粗堆肥和滲濾液付費處理,沒有其它盈利點。
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洋垃圾土垃圾都是垃圾,分類垃圾混合垃圾都是垃圾。變廢為寶不容易,處理到位最重要,且處理且提升?。ㄗ髡邽榍迦A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