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漱石枕流,來源:經(jīng)營專家宋大師(ID:cyelan)本文已獲授權(quán)
說到管理,可謂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古往今來,成為管理者的人萬萬千,而能使人死心塌地跟隨領(lǐng)導的管理者則萬中難有一二。那些在管理方面令人心悅誠服者,無不在某一方面擁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優(yōu)勢。
中國近代最為成功的管理者應該是偉大的開國主席,剛起步的時候,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很強大,而資本卻寥寥無幾,如果那時有人說他將會成為中國的領(lǐng)導人,恐怕會被視為天方夜譚。然而就憑借著一腔雄心壯志與幾位同志友人,硬是短短幾十年里奠定了新中國的基業(yè)。細細分析其成功軌跡,其實與其說是“管理者”,不如說是“組織者”。
從如今的行業(yè)發(fā)展來看,從前所謂“管理者”都應該把自己定位轉(zhuǎn)化為“組織者”,在90后正式成為職場主力軍后,再想以高姿態(tài)成為“管理者”只能說一開始就走進了誤區(qū)。
90后獨立自由,自有想法,誰愿服從什么管理者?無非是你有組織能力,能將我的能力發(fā)揮到最大,我就和你一起干罷了。
既然是“組織者”,首先就來看看團隊組建吧。
組建團隊的過程很多時候就是招聘的過程。有的招聘把妹子如云、零食管飽當賣點,真正有能力有動力與你打天下的人,誰在乎這些?在乎這些的,別傻了,他是來享受的,不是來工作的。
有的招聘空畫大餅,底薪四千到六千,那就是四千;
自愿加班就是無償加班;
有升職空間那就是升職路徑不明確,可能直到離職了都還在原位呆著……
套路一時爽,可被蒙混招進來的人,留得住嗎?不畫大餅,薪水給夠,在這里能獲得利益,就足以留下最得力的伙伴,這樣的人,何須你拼命去“管理”?
優(yōu)秀的組織者首先能讓人看見發(fā)展前景。
把團隊的目標和發(fā)展路線規(guī)劃好,寫實的,不要空懷浪漫主義,假大空的理想誰都會說,別人憑什么為了你的所謂情懷搭上自己的未來?
不說你的空泛理想能否打動別人,即便舌燦蓮花,激起別人滿腔熱血和你一起,又能維持多久呢?
看不到切實的目標,是最容易令人疲憊的。有能力組建個有前途或是有錢途的項目,大小項目一連串地規(guī)劃下來,最懶惰的人也會奮發(fā)起工作動力。
二要能發(fā)揮每個人的專長,使團隊各司其職,各個伙伴的工作內(nèi)容,工作職責、進度全部清晰可見,每一天的努力都落到實處。扯皮最消耗人的熱情,最讓人習慣混吃等死。
伙伴與你在工作上互相扶持,但不是賣身給你,工作時間和個人時間要分清楚,不要無腦團建。重視團隊建設(shè)和團隊文化沒有錯,錯在以為杜撰主題,虛情假意就能產(chǎn)生向心力。
團隊核心在于每一次共同克服難題時的合作與默契,不是浮夸的活動與口號。還有那些要求轉(zhuǎn)發(fā)朋友圈,要求每天點贊的行為,有意思嗎?
傻逼吸引傻逼,蠢貨驅(qū)逐大神。當工作中加入許多不必要的假大空時,傻逼還在自我感動,大神時間寶貴,沒空理你,早已悄悄轉(zhuǎn)身離開。
不成熟的組織者首先想到“權(quán)力”,成熟的組織者首先想到“責任”。
“上梁不正下梁歪”,要求每個伙伴嚴格執(zhí)行某項任務(wù)時,自己有沒有做到自己定下的要求?旁觀者的姿態(tài)永遠做不好組織者。
以你在組織中的角色,你有的資源能否給你的伙伴們減輕一點阻力?
在薪酬待遇不能領(lǐng)先的情況下,有沒有好的經(jīng)驗可以傳授?有沒有好的平臺可以讓你的伙伴迅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