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紅樓夢》,
經學家看見《易》,
道學家看見淫,
才子看見纏綿,
革命家看見排滿,
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魯迅
幾百年來,關于《紅樓夢》爭執(zhí)從來沒有停止過。
從最初的討論和爭執(zhí),逐漸演變成考據(jù)黨之爭,再后來有了“紅學”,老學究們孜孜不倦地鉆在故紙堆中,力圖把書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跟歷史事件和真人扯上關系,還有的衍生出各種政治陰謀論……
可是,這部小說之所以傳世不朽,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真實,恰恰相反,所有的美好,都源自于這個故事本身。當你從文學和美學的角度來審視它的時候,才能真正體驗到它的偉大。
因此,書哥為您推薦這套——《蔣勛說紅樓夢》。
數(shù)十次閱讀的心血之作
一本美好的書,需要懂得美的人來品讀。
提起蔣勛這個名字,讀者們一定不會陌生。他是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shù)十種,文筆清麗,觀點獨到,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
很多讀者都表示,自己初次接觸美學的世界,就是從蔣勛的著作入門的。
這位美學大家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里,反復閱讀了《紅樓夢》數(shù)十次,然后以品讀賞析的方式,將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分享給讀者。但凡聽過蔣勛細說紅樓的音頻節(jié)目的人,幾乎都被這種溫柔似水,又獨具一格的解讀方式所打動。
林青霞說:“聽老師講《紅樓夢》的光盤,心里很安定,很容易入睡?!?/p>
如今,我們終于可以捧著這套《蔣勛說紅樓夢》的紙書,一字一句,走入這個迷人的世界。
一部關于青春的小說
“此書只是著意于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則簡,不得謂其不均也。”
《紅樓夢》本是一部人情小說,卻被后世的人們根據(jù)政治需要,被塑造成了一桿反封建反科舉的大旗。
紅樓夢里,王熙鳳大概17歲,林黛玉進賈府時才12歲左右,寶玉大黛玉1歲,寶釵又大一點。這一群小孩住在大觀園里,就是一個青春王國。
蔣勛一再強調,《紅樓夢》是一部青春的小說,是小兒女的情愫。比起那些政治論革命論宮斗論,這樣的詮釋,真正指向了《紅樓夢》的主旨,指向了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本意。
當我們站在書中那些年輕人的立場上,才能真正理解他們,而那些看似乖僻荒謬的舉止行為,也就都有了答案。
青春,本就是一樁深情的悲劇。你無法阻止,更無法改變。
把《紅樓夢》當佛經來讀
《紅樓夢》最為人稱道的一點,是它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畫。在《蔣勛說紅樓夢》中,我們不會看到面具式的標簽,作者并未簡單地給某個人物下定語,而是對他們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以一種平和而悲憫的目光,去看待《紅樓夢》中的每一個角色。
很多人覺得王夫人很冷酷,因為她毫不留情地逼死了金釧兒和晴雯。而蔣勛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悲劇,源自于王夫人的戀子情結,我們不該將她單純定義成一個殘忍的角色。
很多人覺得賈璉和賈瑞是色狼,而蔣勛淡定地告訴我們:這是因為他們的欲望受到了不正常的壓抑,才有了這種試圖突破的扭曲行為。
“這部小說的精彩是真正讓我們看到人性的寬廣?!?/strong>
蔣勛說,他是把紅樓夢當做佛經來讀的,因為里面處處是學問,也處處是慈悲。
他在《紅樓夢》和讀者之間,架設了一條通道,跟著蔣勛讀《紅樓夢》,其實也是在閱讀自己的人生。大觀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我們自己的身影在其中。
解讀故事本身
《紅樓夢》是一本沒有寫完的書。
一部好的作品,有沒有完成不是最重要的。高鶚和程偉元補寫的后四十回,只是為了讓大家過癮的“結局本”。
很多人讀紅樓,最終都走上了猜謎的道路。而蔣勛則是從文本出發(fā),細細解釋其中的情感與哲學。
蔣勛說《紅樓夢》,他只講前八十回。
在《蔣勛說紅樓夢》里,沒有佶屈聱牙的名詞考證,也沒有無中生有的過度腦補,只是重新回歸到“小說”這個概念本身。
在第八十回結束的時候,蔣勛感慨:
《紅樓夢》讀到某個階段,你會希望走進人間,在夜市、官場、商場……所以《紅樓夢》的結局絕對不在小說里,而是在現(xiàn)實的人生里。
一個懷抱著大觀園青春挽歌夢想的寶玉,將要走向哪里,我們每個人設定的結局,都會不一樣。
《蔣勛說紅樓夢》一共八冊,每冊講解十回,共八十回,
隨便拿起一冊,都可以展卷開讀,非常輕便。
封面書名燙金,外附函套,起保護作用,
原價398元,預售優(yōu)惠價358.2元,
預售期間9折優(yōu)惠,過后恢復原價。
掃碼跟蔣勛讀紅樓
不要錯過
隨書還附有蔣勛先生的畫作一幅、“紅樓食單”海報一張、紅樓人物圖譜一份,書簽八張。
蔣勛畫青梗峰下頑石圖△
《紅樓夢》局部人物關系圖△
“紅樓食單”海報圖△
精彩書摘
1.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病,要還你生命中不可解的緣分。這是作者寫得很微妙的地方,告訴世人人跟人的緣分,是一種他人不可知的牽掛。
2.所有的愛都可以變成權威的借口??墒鞘裁唇袗郏拷o對方最大的思考和選擇的自由才是真正的愛。
3.如果作者要寫的是自己一生的夢幻,繁華根本是一場夢,他或許根本不在意結局。他只是告訴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權利、財富、愛情,全部是一場空。他要告訴你,知道是空,你還是執(zhí)著。知道歸知道,執(zhí)著歸執(zhí)著。《紅樓夢》的迷人就在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執(zhí)著。
4.其實每個人都怪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癖好,每個人都有別人不能理解的部分,而這個部分就是這里要講的'乖僻邪謬不近人情'?!都t樓夢》里面,那些努力要把人情做周到的人都是有目的的,反而像林黛玉這樣沒有目的的人常常會得罪人,所以作者一直把林黛玉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5.這個“癡”字在美學上是說:理智邏輯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就是癡。人生沒有這個“癡”,也就無情,生命里執(zhí)迷的東西,沒辦法解釋的“愛”,就是癡。
1.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病,要還你生命中不可解的緣分。這是作者寫得很微妙的地方,告訴世人人跟人的緣分,是一種他人不可知的牽掛。
2.所有的愛都可以變成權威的借口??墒鞘裁唇袗??給對方最大的思考和選擇的自由才是真正的愛。
3.如果作者要寫的是自己一生的夢幻,繁華根本是一場夢,他或許根本不在意結局。他只是告訴你,在所有的生命中,權利、財富、愛情,全部是一場空。他要告訴你,知道是空,你還是執(zhí)著。知道歸知道,執(zhí)著歸執(zhí)著?!都t樓夢》的迷人就在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執(zhí)著。
4.其實每個人都怪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癖好,每個人都有別人不能理解的部分,而這個部分就是這里要講的'乖僻邪謬不近人情'?!都t樓夢》里面,那些努力要把人情做周到的人都是有目的的,反而像林黛玉這樣沒有目的的人常常會得罪人,所以作者一直把林黛玉放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5.這個“癡”字在美學上是說:理智邏輯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就是癡。人生沒有這個“癡”,也就無情,生命里執(zhí)迷的東西,沒辦法解釋的“愛”,就是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