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致股東信要點速覽:
1. 巴菲特1961年的信翻譯成中文在4800字左右,隨著投資時間越來越長,巴菲特每年給投資人披露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所以字數很難控制在之前的不到2000字。
2. 1961年道瓊斯指數上漲了22.2%,而巴菲特合伙公司平均收益率是45.9%,大幅跑贏道瓊斯。從1957年到1961年,巴菲特合伙公司累計復利收益是181.6%,道瓊斯指數是74.3%。
3. 長期超過道瓊斯指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事實上市場中能夠跑贏指數的基金屈指可數。
4. 巴菲特基金投資組合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價值被低估的證券組合;work out(套利性組合);獲得目標公司控制權。
5. 隨著巴菲特知名度的不斷提高,愿意投資他的人越來越多。在巴菲特看來,資金規(guī)模的增加對證券和work out部分并無幫助,甚至還會有負面影響,但對獲利目標公司控制權幫助很大。
6. 針對投資保守的問題,巴菲特的觀點是:“通過對比我們的投資組合和市場的所謂保守的投資組合并不能夠判斷出我們的投資組合是否保守。判斷一個投資組合是否保守只能通過對其投資方法和結果的檢驗來進行?!?/p>
7. 巴菲特預測未來十年市場平均年復合增長率可能在5-7%之間。事實上通過后期統計發(fā)現,巴菲特預測的非常準,經事后統計,這個數值是6.7%。
隨著巴菲特收益不斷增長的是他的知名度,隨知名度一起增長的是愿意將錢給他打理的投資人數量。
1960年的內容有些多,所以坤鵬論沒有提及,實際上1960年是巴菲特投資的分水嶺。
1960年之前,是巴菲特找投資人,但1960年開始,是投資人主動找到巴菲特,并且找到巴菲特的人越來越多,其中還包括不少名人、牛人。
所以巴菲特提高了投資門檻,每個投資人至少要投資8000美元以上才可以,而在此之前投資門檻是5000美元。
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從巴菲特第一個合伙公司開始,最少的投資額就是5000美元。
在1959年致股東的信中,坤鵬論介紹了巴菲特前六家合伙公司,網上很難找到對巴菲特合伙公司比較全面的介紹。
坤鵬論認為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所以借著1961年的信,坤鵬論給大家再說說巴菲特后來的幾家合伙公司。
1959年2月,來自奧馬哈最顯赫家族之一的卡斯珀·奧福特和他兒子小凱珀與巴菲特開始接觸。
卡斯珀最終因為巴菲特不同意公布投資細節(jié)沒有投資,但他的兒子小凱珀和他的兄弟約翰以及威廉·格倫給巴菲特投了5萬美元,成立了第七家合伙公司——Glenoff合伙公司。
在1960年致股東的信中坤鵬論介紹過,巴菲特第八家合作公司Emdee成立于當年的8月15日,資金來源是11個醫(yī)生,每個醫(yī)生投了1萬美元,共計11萬。
實際上當時有12個醫(yī)生在場,其中有一個醫(yī)生沒有投資。
不知道這個醫(yī)生后來有沒有把腸子悔青了?
換了坤鵬論,估計找塊豆腐撞死的心都有。
奧馬哈另一個顯赫家族成員伊莉莎白·史托斯也成為了巴菲特的投資人,為此巴菲特成立了他第九家合伙公司——安投資公司。
很遺憾的是,坤鵬論沒查到莉莎白·史托斯投了多少錢。
在此之后沒多久,巴菲特就為在奧馬哈開服裝店的瑪蒂·托普和她的兩個女兒及女婿成立了第十家合伙公司——Buffett-TD,瑪蒂·托普和女兒們共計投入25萬美元。
1961年5月16日,丹· 莫奈的朋友迪克·霍蘭德和瑪麗·霍蘭德為巴菲特投資成立了他的第十一家,也是最后一家合伙公司:巴菲特-霍蘭德。
巴菲特已經不再是那個為了拿到投資人的錢而主動上門解釋自己投資理念的年輕人了,在他的家鄉(xiāng)奧馬哈,巴菲特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知名人物了。
在奧馬哈,至少有120人通過巴菲特成為億萬富翁,當然,這是后話。
巴菲特希望投資人能夠充分理解他的投資理念,也希望投資人可以用他的標準去評判合伙公司的表現。
每年巴菲特給投資人的信中都會反復強調這一點,巴菲特希望所有投資人都能充分理解并認同他的做法。并且這是加入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一個硬性前提條件。
二、一再強調判斷基金好壞的標準
一直以來,巴菲特都希望投資人判斷合伙公司經營好壞的標準是與道瓊斯指數相比較。
并且他也一直認為,合伙公司在道瓊斯下跌或持平的時候表現會更好,而在上漲的時候表現平平。
如果你是從1956年讀過來的,就會發(fā)現每年的信中,巴菲特都會強調這一點,1961年同樣也作了強調:
“對于優(yōu)秀合伙人的選擇和我與他們的良好關系將有助于確保我們使用同樣的價值/業(yè)績衡量標準。
我們要確定所有合伙人對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壞都具有相同理念。我相信如果在行動之前先確定評判標準,將有助于所有事業(yè)最終取得一個較好的結局。
我一直以來都使用道瓊斯指數作為我們業(yè)績的評判標準。我個人認為3年是最最起碼可以對業(yè)績做出評判的時間段。而最好的業(yè)績評判周期應該要經歷一個完整的市場周期,比如從業(yè)績評判當時的道瓊斯指數水平開始,直到該指數最終回到幾乎同樣的水平為止。”
事實上能夠持續(xù)戰(zhàn)勝市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八虧一平一賺并不僅僅適用于A股市場,美股也同樣是這樣。
巴菲特在信中收集了38只投資于股票市場的共同基金自1946年以來的表現,其中只有6只跑贏了市場平均水平,但沒有任何一只基金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能夠超過道瓊斯的。
巴菲特在1961年致股東的信中也做了一個圖表對比,建議各位老鐵可以看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從這些對比中就可以看出,巴菲特合伙公司的收益牛到了什么程度。
用巴菲特自己的話說:
“道瓊斯指數作為投資業(yè)績衡量標準,是很多共同基金很難超越甚至哪怕是接近的。”
所以巴菲特拿道瓊斯指數作參考,并不是選了一個低標準,相反是選了一個非常高的標準。
三、首次公布投資組合
巴菲特在1961年的信用第一次公布基金的投資組合,坤鵬論認為,這與巴菲特合伙公司資金越來越多密不可分。
巴菲特將投資組合分成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