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
白賁,字無咎,號素軒,祖籍太原文水,南渡后居錢塘。善畫,能散曲,是元散曲史上最早的南籍散曲家之一?!短驼糇V》稱其曲為上品,"如太華孤峰"。
漁父歸
儂家鸚鵡洲邊住,
是個不識字漁父。
浪花中一葉扁舟,
睡煞江南煙雨。
[么]
覺來時滿眼青山,
抖擻綠蓑歸去。
算從前錯怨天公,
甚也有安排我處。
【注】依:我;鸚鵡洲:在湖北漢陽西南長江中;睡煞:睡足;覺來時:醒來時;
抖擻:震抖之意;甚:實在。
漁父樂
本曲以漁父的口吻,抒寫了隱逸生活的曠放和自適。主人公在煙雨風(fēng)波中安然入睡,在青山綠水間任情逍遙,因此悠然自得,也不再怨天尤人,安享這自由自在的生活。全曲看似瀟灑,實際上隱含著作者的懷才不遇之感和不愿與世合流之志。
首句用“鸚鵡洲”,即表明了這一含意?!胞W鵡洲”得名于漢末名士禰衡的《鸚鵡賦》,禰衡以恃才傲物、不合于世而著稱。作者以禰衡自許,并故意申明自己“不識字”,更顯現(xiàn)出一股桀驁不馴之氣。自《楚辭·漁父》起,漁父一直是中國文學(xué)中隱逸之士的象征,代有佳作,本曲更是傳唱一時,以至原來的調(diào)名“黑漆弩”也被改為“鸚鵡曲”了。
雁落平沙
弊裘塵土壓征鞍,
鞭倦裊蘆花。
弓劍蕭蕭,
—徑入煙霞。
動羈懷西風(fēng)木葉,
秋水蒹葭。
千點萬點,
老樹昏鴉。
三行兩行,
寫長空啞啞,
雁落平沙。
曲岸西邊,
近水灣魚網(wǎng)綸竿釣槎。
斷橋東壁,
傍溪山竹籬茅舍人家。
滿山滿谷,
紅葉黃花。
正是傷感凄涼時候,
離人又在天涯。
【注釋】鞭倦句:馬鞭懶得像蘆花般搖動;蕭蕭:冷落的樣子;羈懷:久客他鄉(xiāng)的情懷;蒹葭:蘆葦;寫長空:在天空中排列成字;啞?。貉憬新?;綸竿:釣竿。綸,釣絲;鉤槎:釣船。槎,用竹木編成的筏。
秋水蒹葭
馬致遠(yuǎn)的《天凈沙·秋思》,寥寥數(shù)語,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圖,雖為小令,其意境更近于唐人絕句和宋人小詞。而白賁的這首曲子,以百字的篇幅,同樣描繪秋日行旅的情景,與馬致遠(yuǎn)所作相較,并不以簡潔凝練爭勝,而是以鋪敘和通俗見長,其視野更加寬闊,寫景更為詳細(xì),抒情也更為酣暢,明確寫出了離人的傷感凄涼,更顯示出元曲的特色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