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在復習時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查漏補缺。通讀教材,對知識點進行查漏,對薄弱處進行重點強化。
(2)構建體系。對知識舉行系統(tǒng)整理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使知識系統(tǒng)化,真正成為自己知識鏈條的一個組成部分。
(3)強化記憶。部分公式、概念要在短期內(nèi)迅速記憶到位,以適合自己認知水平和知識基礎的方式理解記憶。
(4)規(guī)范解題。在解題思路、方法、過程方面力求遵循老師的要求使格式規(guī)范,在書面表達和卷面形式上做到干凈、簡潔,減少亂涂亂畫,提升美感,享受知識的應用過程。
5
第五單元:分米和毫米
【點擊重難點】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
3.正確測量物體長度
錯點:測量出來誤差偏大
教你一招:①更換一把刻度線清晰、有0刻度線的最好是透明的直尺;②做書本上的題目時,要把書本放平整;③測量時一般把尺的0刻度線與所量物體的邊的起點對齊。
【例題】
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汽水瓶高約2( ),火車一節(jié)車廂長12( )。
常見錯解:汽水瓶高約2( 厘米 ),火車一節(jié)車廂長12( 分米 )。
正確答案:汽水瓶高約2( 分米 ),火車一節(jié)車廂長12( 米 )。
【解析】
(1)有的學生對“生活原型”的表象不清楚,可見他們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較少,從而導致判斷錯誤。
(2)長度單位表象的建立不能很好與生活中的物體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對物體長度估測的能力不強。
6
第六單元:兩三位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
【點擊重難點】
1.列豎式計算加減法: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從前一位上退1作10。
2.隔位退位減:不夠減,向前借;遇到“0”,再向前;借到了,往回走,“0”上有點看作“9”。
3.計算之后,一定要驗算。加法用減法驗算,(和-一個加數(shù))看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shù);減法用加法驗算,(差+減數(shù))看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7
第七單元:角的初步認識
【點擊重難點】
1.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角的兩邊張得越大,角就越大。
3.比角時,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對齊,看另一條邊,哪個在外哪個角就大。
4.三種角:銳角(比直角小)、直角、鈍角(比直角大)。
5. 一般的平行四邊形有2個銳角和2個鈍角,沒有直角。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
6.任何一個三角形中,最多只有1個直角或1個鈍角;最多有3個銳角,最少有2個銳角。
【例題】
下面的兩個角,哪個角大?哪個角???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1) (2)
學生錯解:(2)號角大。
正確答案:一樣大 。
【解析】
1.學生一開始會憑直覺,認為圖形大,角就大,這是錯誤的。
2.學生操作能力不強,雖然在題目中寫著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但學生不知用哪個角去比較,用三角板重合時也有可能出現(xiàn)差錯。
3.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的知識,欠缺清楚的認識。
8
第八單元: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整理
【點擊重難點】
1.按不同的標準分類,數(shù)據(jù)整理的結果是不同的。
2.可以用“√”、“○”、“□”、“正”等符號來分類數(shù)據(jù)或對數(shù)據(jù)進行計數(shù),例如一個“正”字代表5個。
【例題】
氣象小組把6月份的天氣作了如下記錄:
(1) 把晴天、雨天、陰天的天數(shù)分別填在下面的統(tǒng)計表中。
天氣名稱
晴天
雨天
陰天
天數(shù)
(2)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這個月中( )的天數(shù)最多,( )的天數(shù)最少。
(3) 這個月中陰天有( )天。
(4) 這個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這個月中陰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解析】
做這類題目,關鍵要注意既不重復也不遺漏。
作者:李偉 孫杰(江蘇徐州市淮海西路小學)
責任編輯:孫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