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格律詩基礎班~第五講
?

主講老師:青螺

第五講里我們要重點說兩個格律問題,關于折腰體,和特拗句。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熟悉的格律知識,對今后的學習很重要,因為我們讀唐人詩經常會碰到的。這兩個知識,之所以放到后面來說,是因為,我們不鼓勵這我們的寫作中用到折腰和特拗,但需要了解。

關于折腰體

關于替,對,粘的概念我們在前面幾講里已經詳細說了:如果一個句字的2,4,6位置沒能做到平仄交替,就叫失替,一聯里前后兩個分句沒能做到相對,就叫失對,但在第二句與第三句之間,如果沒能做到相粘,那就是失粘。失替,失對,失粘,這些格律問題,統(tǒng)稱為出律。出律的句子,稱為拗句。唐人寫格律詩時,有失替,失對的例子比較少,但在盛唐時,由于格律詩尚未成熟,偶爾會有失粘的例子,比如下面這首王維的著名的七絕:

渭城曲(一作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押真韻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大家看看,第二句與第三句之間,2,4,6,位置未能相粘,失粘了,意思是上下兩聯之間,在格律上來講,像是斷了,沒能粘上,俗稱為折腰體。類似于這樣的折腰體,在盛唐比較多,再看李白的七絕: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四

·李白 押寒韻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

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

這首三四句之間也是失粘,也是折腰體。這種例子在盛唐時確實不少。下面這首也是折腰體,2,3句失粘: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五

·李白 押支韻
萬國同風共一時,錦江何謝曲江池。

石鏡更明天上月,后宮親得照蛾眉。

李白的七絕一般基本是按格律來寫的,但折腰體,確實不少,這里第二句的江平聲,第三句沒有相粘,而用了石鏡折腰了。我們再來看看李白的一首七律: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押尤韻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先看第二句與第三句之間,也是失粘況且,第四句與第五句之間再次失粘,俗稱雙折腰。這首直到第六講與第七句之間才恢復相粘。像這樣的雙折腰,杜甫也有一首,我們來看一下:

城西陂泛舟(即渼陂)

·杜甫 押先韻

青蛾皓齒在樓船,橫笛短簫悲遠天。

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錦纜牽。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蕩槳,百壺那送酒如泉。

大家仔細看看就知道了,這兩首都有在同一位置失粘的現象第二句與第三句之間,第四句與第五句之間失粘,第六句與第七句之間又恢復正常。杜甫一直以李白為自己的偶像,可能是故意學的李白吧。王維還有一首七律是全部失粘的

酌酒與裴迪

·王維  押寒韻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這首七律凡是在該相粘的地方,全部失粘比較少見,但可見當時折腰體,比較多哦。盛唐時期的這個失粘現象,有些今人也跟著模仿這個我們是不認同的,特別是初學者知道一下概念就可,我們寫詩,必須按正格來

?

、關于特拗句

我們學習律句時,知道一共有四個標準律句。但格律詩中有個變格,是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大家一直在用。王力教授喜歡把這個稱作準律句,但更多人喜歡叫特拗句。因為這個拗句形式,在唐人科考就接受了,所以稱特拗句,是指特別被接受了的一種拗句。來看看杜甫的月夜

月夜

·杜甫 押寒韻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這首是杜甫非常著名的五律,詩中,第三句,與第七句,都用了特拗句,我們來看看這個特殊的平仄格式: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五言中,平平仄平仄,是被唐朝科舉就接受的變格,這里,句子是由正格的,平平平仄仄,三四位置調換構成的,之所以稱拗,是因為這樣的調換后,2,4,位置失替,但從平仄總體看,和正格沒變化,所以也有人稱,這個句子是拗救后的形式,我們不必去細推,只要記住,這是特拗句,就可以了,不算出律哦。但必須切切記住,這個句子,一位是必須平的,否則就不是特拗句了,就出律了。大家比較一下:

平平仄平仄(特拗句)

仄平仄平仄(出律句)

七言句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五言基礎上,前面加平平,或仄仄。所以七言的特拗句就成這樣了:仄仄平平仄平仄。我們來看一首宋人黃庭堅的七律:

《寄黃幾復》

北宋:黃庭堅 押蒸韻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黃庭堅的這首七律頷聯非常有名,經常作為對聯單獨拿出來講解。關于七言的特拗句,需要特別強調一下,第三字位置必須是平哦,否則就出律了。當然,五言是第一位必須平,七言,就第三位必須是平。

平平仄平仄,五言特拗句

平仄平平仄平仄,七言特拗句,注意一位平仄對后面無影響。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一下,無論是五言,還是七言的特拗句,其后面的對句,一定是正格的,這一點也是必須記住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前句特拗,后句正格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前句特拗,后句一位稍有變動,格律無誤。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前句特拗,一位的平不影響后面。后句正格。

好了,到今天為止,相關的格律問題就學這么多。下面我們繼續(xù)鞏固一下對仗的知識:

?

、絕句中的對仗

絕句中,雖然對仗沒做要求,但唐人的實際寫作中,很多人喜歡用對仗的。上次課里詳細列舉了幾首李白的。今天再看幾首杜甫的:

絕句漫興九首 其七

(唐·杜甫)押先韻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這一首《漫興九首》中的其七,是寫初夏的景色,前兩句單純寫景,后兩句景中融情,兼帶狀物,上下兩聯皆是對仗句,四句景色各得其妙。而由詩中的景寫,展現了一幅和諧美妙的初夏風景圖:漫天飛舞的楊花撒落在小徑上,好像鋪上了一層白氈;而溪水中片片青綠的荷葉點染其間,又好象層疊在水面上的圓圓青錢。一二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在另外一處景色里,詩人掉轉目光,敘述了自己不意中所見:那一只只幼雉隱伏在竹叢筍根旁邊,真不易為人所見。那岸邊的沙灘上,小鳧雛們親昵地偎依在母鳧身邊安然入睡。

首句中的“糝徑”,是形容楊花紛散落于路面,詞語精煉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點”、“疊”二詞,把荷葉在溪水中的狀態(tài)寫得十分生動傳神,使全句活了起來。后兩句把自己所見融進詩句里,等同于抒情了。

這四句詩,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獨立的,一句詩一幅畫面;而聯系在一起,就構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觀。細致的觀察描繪,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間時對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連欣賞的心情,閑靜之中,微寓客居異地的蕭寂之感。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間二聯,雙雙皆對,又能針腳細密,前后照應。起兩句明寫楊花、青荷,已寓林間溪邊之意,后兩句則摹寫雉子、鳧雛,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關照,互相映襯,于散漫中渾成一體。

漫成一首

(唐·杜甫)押庚韻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所謂漫成,即是指詩人讀的一時應手之作。首句:描述在夜幕里行舟在水中,那月影靠船很近,似乎手可及也;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倒映在水中。次句,詩人把視角放到了舟中的燈上。風燈:船中桅桿上掛著照夜的燈,有紙罩避風。清陳維嵩《桂殿秋·淮河夜泊》詞:“船頭水笛吹晴碧,檣尾風燈飐夜紅?!比褐赴胍故粫r至翌晨一時。

第三句:把視線推向岸邊:描寫夜宿的白鷺屈曲著身子,靜靜地蜷躺在沙灘上,一只挨著一只。沙頭:沙灘邊;沙洲邊。北周庾信《春賦》:“樹下流杯客,沙頭渡水人?!比呵病R陨弦造o態(tài)描寫為主,視覺為主。第四句轉入聽覺:此處突然聽見船尾出傳來撲通一聲,原來是一條魚躥出水面了,夜里很靜,突然一個魚出水之聲,會很驚人的。撥剌:魚在水里跳動所發(fā)出的聲音。翻譯一下全詩四句:水中的月影離我只有數尺之遠,船中桅桿上的風燈照耀著夜空,時間馬上就要進入三更天。棲息在沙灘上的白鷺靜靜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傳來“撥剌”一聲,原來有一條魚兒躍出水面。

這是一首非常美妙的舟行泊船的夜景圖,沒有更多的情語描寫,但透過這個畫面足以讓讀者能欣賞到水邊的趣事了哦。

?

渡湘江

初唐·杜審言 押尤韻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

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審言曾有兩次貶官的經歷,在唐中宗時曾被貶到南方極為偏遠的峰州。這首詩當是他在這次流放途中寫的。他在渡湘江南下時,正值春臨大地,花鳥迎人,看到江水滔滔,朝著與他行進相反的方向流去,不禁對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懷念京國,悲思愁緒,一觸而發(fā)。這是一首即景而抒情的作品。詩中三四兩句對仗。

遲日園林悲昔游,

首句是因眼前的春光回憶起往昔的春游。當年,春日遲遲,園林如繡,是為昔游,但用了一個“悲”字。這個悲,當然是指今天的悲,是由當時的樂,襯映的眼前的悲。這也是所謂的“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边@一句詩是用現在的情移過去的境,為昔日的歡樂景物注入了今天的悲傷心情。注意,這樣的手法,是所謂的興起,由眼前的春景而起興。

今春花鳥作邊愁。

承句是從昔游的回憶寫到今春的邊愁。今春花鳥,是相對于昔日之游來寫的。一般說來,鳥語花香是令人歡樂的景物;可是,這些景物卻使詩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邊疆的途中。所以,這些美好的春景在詩人心目中,只構成了遠去邊疆的哀愁。這一句詩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詩人緣情寫景,因而景隨情遷。

與杜審言的這句詩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聯,是詩人把自己的情緒,帶到景物里了。杜審言是杜甫的祖父,對杜甫有直接影響?!盎R淚”、“鳥驚心”一聯,可能就是從“花鳥作邊愁”這一句化出的。

獨憐京國人南竄,

第三句,開始轉換角度了,但卻是承上啟下的。這就是絕句里第三句的轉,要求與第二句之間不沾不脫,既要宕開,又不能離的太遠,太遠就脫了,這是寫作時特別要注意的地方。這里,這個第三句,上承憶昔游而悲,見花鳥成愁,又自然引出下一句為江水北流而感嘆。這都是因為詩人遠離京國,正在南竄途中。

不似湘江水北流。

才提到湘江,點破詩題,而以“水北流”來烘托“人南竄”,也是用反襯手法來加強詩的中心內容。注意,三四句是對仗的,而且用了流水對的筆法,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這里前分句是果,后分句是因,因果式的流水:湘水的北流似乎是在憐惜我這個京國人的南竄。獨憐,不似,兩個虛詞把自己的心情描寫的惟妙惟肖,因為自己不能北去,而湘江水的北去,似乎在完成我的心愿。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在嗔怪湘江水,為何沒能帶著我一起北去。

這首詩,通篇運用反襯、對比的手法,是一首很有藝術特色的詩,而出現在七言絕句剛剛定型、開始成熟的初唐,尤其難能可貴。

邊詞

·張敬忠 押支韻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張敬忠是初唐一位不大出名的詩人,《全唐詩》僅錄存其詩二首。據《新唐書·張仁愿傳》記載,中宗神龍三年(707),張仁愿任朔方軍總管時,曾奏用當時任監(jiān)察御史的張敬忠分判軍事。這首《邊詞》,大約就是他在朔方軍幕任職時的作品。此詩起承兩句,以及三四兩句,均為流水對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首句中的“五原”,就是現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的五原縣。張仁愿任朔方總管時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就在五原西北。這一帶地處塞漠,北臨大磧,氣候嚴寒,風物荒涼,春色姍姍來遲,所以說“五原春色舊來遲”。著“舊來”二字,不但見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詩人對此早有所聞。這一句是全篇的總領,以下三句即對春色之來遲進行具體描繪。

二月垂楊未掛絲。仲春二月,內陸已經是桃紅柳綠,春光爛漫,這里卻連垂楊尚未吐葉掛絲。柳色向來是春天的標志,詩人們總是首先在柳色中發(fā)現春意,抓住“垂楊未掛絲”這個典型事物,便非常簡括地寫出邊地春遲的特點,看不到一點綠色的荒寒景象。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三四兩句仍緊扣“春遲”寫邊地風物,但另換一個角度來寫,通過五原與長安不同景物的對照,來突出強調北邊的春遲,是為流水句的手法,即今,正是,兩個虛詞構成了三四的流水句式。同時,第二句與三四兩句之間,包含著一個時間的差距,河畔冰開,長安花落,暗示時令已值暮春。在荒寒的北邊,到這時河冰剛剛解凍,春天的腳步聲雖已隱約可聞,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卻仍然未能望見,而皇都長安,這時早已姹紫嫣紅開過,春事闌珊了。這個對照,不僅進一步突出了邊地春遲,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邊的將士對帝京長安的懷念。

這首詩以流水對比兩地春色的不同,結的一意貫串、是典型的“初唐標格”。這種格式,對于表現深沉凝重的思想感情可能有一定局限,但卻特別適合表現安恬愉悅、明朗樂觀的思想感情。

瓜洲渡江二首(之一)

·王士禎 押尤韻

昨上京江北固樓,微茫風日見瓜洲。
層層遠樹浮青薺,葉葉輕帆起白鷗。

詩中三四句對仗工穩(wěn),采用了疊字對法,在漁洋十二法中屬于第十二法。瓜洲渡江二首,作于作者與友人游江蘇鎮(zhèn)江金山、焦山、北固山與瓜洲等名勝時所作。

第一首寫于瓜洲渡江時回憶昨日在北固樓隔江遙望瓜洲所見之景:起句寫回憶,昨天登上北固樓了,也見到了微茫風日中的瓜洲渡。“京江”,長江入鎮(zhèn)江界名揚子江,亦名京江,因鎮(zhèn)江古名京口得名。北固樓又名北固亭,在鎮(zhèn)江北固山上,下臨長江,登樓可望江景?!肮现蕖?,在今揚州之長江北岸與鎮(zhèn)江市隔江相對,乃江中泥沙淤積而成,狀如“瓜”字,故名。有渡口以通鎮(zhèn)江,名瓜洲渡。

三四兩句寫具體的詩人所見景:層層遠樹浮青薺,葉葉輕帆起白鷗。意思是,遠處瓜洲上的綠樹一層層,像青色的薺菜一樣細小而繁密;江面上的輕帆一葉葉,像白鷗一樣渺小而輕捷。“青薺”、“白鷗”采用的是借喻修辭格。

?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為什么杜甫的《登高》首聯平仄不相對?
這些格律詩的平仄,你了解嗎?
?何謂近體詩?
排律詩知識
除了絕句與律詩,格律詩中的排律是什么?
老街詩詞閑話136-對仗種類與前世今生 10分鐘了解詩詞創(chuàng)作小知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